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ID:47986888

大小:48.3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一、学习目标:1、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4、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6、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7、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二、知识梳理:自学案课堂探究案一、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的辉煌历程2、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文字的作用、地位:(2)汉字的作用、地位:(3)史书典籍的特点:(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中华文化在近代衰微的原因:2、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文学艺术的作用、中国文学艺术的作用:2、科学技术的地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区域文化的成因:2、区域文化间的关系:(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各民族文化的地位: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关系: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

3、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2)含义:(3)意义:4、中华文化的力量的作用、表现(1)作用:(2)表现:课堂探究一:判断1、秦的统一,使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全盛时代()2、汉字在今天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3、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受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课内探究二:判断1、我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注重理论创新。()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三、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能够

4、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发展的民族,必然要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原因是()①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③史书典籍的传承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3、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

5、有()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现④洋务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4、“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句话所体现的中华文化()A、从未衰微B、盲目自大C、源远流长D、博大精深5、各民族同文是指各民族统一使用汉字。下列关于汉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字出现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C、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D、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唯一纽带6、一位英国学者在对著名科学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了

6、这样一个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这一结论说明()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②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④中华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8、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

7、、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由此可以看出()①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水火不容③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④各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9、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5:ADACD6—9:ADB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