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区住宅建筑设计.pdf

浅谈小区住宅建筑设计.pdf

ID:48110945

大小:165.9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小区住宅建筑设计.pdf_第1页
浅谈小区住宅建筑设计.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区住宅建筑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2年12月■阿国麓宣规划与设计【文章编号】1673—0038(2012)35--0015-02浅谈小区住宅建筑设计林媛(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经济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对住宅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创造良好、舒适、宜人的居住小区环境和居住建筑,体现对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不断发展的全面关注,达成现代人对“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追求,这些都已成为21世纪现代居住小区建设的新理念;本文就现代小区住宅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小区住宅;建筑设计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人们对小区住宅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小区住宅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们对居住条件的潜在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问题,最终设计出满足现在和未来使用功能的住宅建筑。小区住宅建筑设计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户型布局、采光通风、节能保温等等。随着房地产开发逐渐走向成熟,近几年住宅设计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了加强住宅设计管理。进一步提高住宅的设计水平,保证住宅的质量,同时也为了适应我围城市建设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国家建设部提出,住宅设计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建设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要以现代家庭的居住行为方式为依据,合理组织室内空间,提高室内空间

3、的利用率,努力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1小区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1.1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对住宅所处的地方性及地域性的理解,重视本土文脉并建立公众参与的意识;结合住宅功能性及多样性的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树立建筑材料蕴含能量和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温能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征求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完善住宅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损害,避免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以及建材的浪费。1.2

4、住宅的寿命将要大大的延长,超耐久性住宅将要大量出现目前,住宅的使用寿命按其设计图纸来说一般是在50年左右,人们用几十年以至终身的积蓄来购买一栋房屋,在使用之后就要报废,这种现实的现象实在是有点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人们很迫切的要求提高住宅的耐久性,现在超耐久型混凝土的研究正在兴起,在不远的将来有望使混凝土的耐久性达到几百年以至上千年,当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就可以采用超耐久型混凝土从而大大的提高住宅的耐久性,实现我们拥有超耐久型住宅的梦想,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1.3住宅建筑的舒适性住宅建筑的本质就是为人服务,首先就要讲舒适性,也就是说住宅建筑要寻求一种在符合购

5、买面积,户型的基础上,使得各功能空间有合理有效的安排,各得其所,分区明确,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诗意的尺度,比例,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人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相对私密性。为满足室内环境质量,各功能空间要采光充足,通风良好,使用率高,并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和超前性。对于外部空间的环境,居民交往的空间创建也是居住舒适性的重要体现,应力求把原有的生活纳入进来,作为居民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要结构明朗,形象纲举目张,群体设计要多种围合,变化多变的私密,半私密的空间,配合如一,广场,绿地,小品,通透环廊等构成统一景观,做到安全宁静,温馨而利于交往。1.4住宅建筑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多样性

6、和可变性两方面多样性。由于住宅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避免“贫富皆宜”的单一项目而要有一定的特殊,适合多种目标群体,赋予个性化的项目,来满足日益多样的市场需求。可变性。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可行性,使居住空间的灵活可变得以实现,其可变性一般是以“户”规划与设计t两国蒜持2012年12月为设计单位,按基本间定型的厨卫等定型设计,居室部分采用活动式隔断灵活分隔,即每户的平面围护结构不变,管道基本固定不动,厅室隔断按一定模数灵活不止,分户墙可以固定,也可采取取消分户墙而根据实际购买需求取舍的售楼方式,据此,住户的室内布置就可以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设计布置一个温馨而有个性

7、的家,如此自然提高了居住建筑的使用效率,使住宅建筑易于改造而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2小区住宅建筑设计的策略2.1空间组合设计在住宅设计中,建筑使用功能作为设计的一个主导方面,确实对其空间组合与外形构造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建筑空间形式的创新也可能改善建筑的使用功能,一种新的空间形式的出现(或被设计出来),已包含着其对既有功能要求的适应和满足,同时还可能会反过来促使建筑功能要求朝着新的高度或方向发展。在住宅设计中,因使用功能要求不同而可能导致的空间形式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