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传导通路.ppt

运动传导通路.ppt

ID:48231010

大小:6.44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1-18

运动传导通路.ppt_第1页
运动传导通路.ppt_第2页
运动传导通路.ppt_第3页
运动传导通路.ppt_第4页
运动传导通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传导通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运动传导通路神经传导通路TheNervouspathway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各级中枢→大脑皮质→传出神经元→效应器感觉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sensorypathwaymotorpathway运动传导通路是指从大脑皮质至躯体运动效应器的神经联系组成:上运动神经元自大脑皮质至脑神经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的传出神经元脑神经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细胞躯体运动传导通路锥体系支配各种随意运动,特别是四肢锥体外系调节肌张力,协调各肌群运下运动神经元远端的精巧运动动,维持姿势平衡,产生一些习惯性动作。锥体系皮质脊髓束皮质核

2、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巨型椎体细胞BetzCellIn1874,VladimirAlekseyevichdescribedthegiantpyramidalneuronsintheprimarymotorcortex,whichlaterwerenamedBetzcells1)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发出纤维组成锥体束的皮质脊髓束经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底中3/5的外侧部、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大部分纤维经锥体交叉(80%)组成皮质脊髓侧束少部分纤维不交叉组成皮质脊髓前束仅达上胸节,经白质前联合逐节交叉脊髓前角运动

3、细胞四肢肌脊神经1、锥体系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皮质脊髓束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2)皮质核束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发出纤维组成锥体束的皮质核束下行经内囊膝部至大脑脚底中3/5大部分终止双侧脑神经运动核支配双侧眼外肌、咀嚼肌、面上部表情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经相应脑神经小部分终止于对侧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经相应脑神经支配对侧的面下部眼裂以下表情肌、舌肌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上半面神经核下半疑核副神经核舌下神经核上、下、内直肌 下斜肌、上睑提肌上斜肌咀嚼肌外直肌睑裂以上表情肌睑裂以下

4、表情肌咽喉肌舌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即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早期肌肉不萎缩、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现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核上瘫:即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舌尖偏向对侧)。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软瘫即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深、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核下瘫:即同侧全部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舌尖偏向同侧)。锥体系损伤及表现:深反射 :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是通过深部感受器完成的,故称深反射。(1)肱二头肌反射肘部肱二头肌肌腱上,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2)肱

5、三头肌反射尺骨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附着处,反射中枢在颈髓7~8节。(3)桡骨骨膜反射桡骨茎突,反射中枢在颈髓5~8节。(4)膝腱反射髌骨下方之股四头肌腱,反射中枢在腰髓2~4节。(5)跟腱反射跟腱,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浅反射刺激皮肤、粘膜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缩反应包括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等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均出现浅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1.Babinski征: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被检查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为内侧。2.Chaddock征:由竹签

6、在外踝下方足背外缘,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3.Oppenheim征: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被检查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4.Gordon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正常反应为呈跖屈曲,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①脊髓前角、前根及脊神经损伤:同侧节段性软瘫②脊髓外侧索损伤: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硬瘫③延髓锥体交叉处损伤:双侧上、下肢硬瘫④锥体、脑桥基底部、大脑脚、内囊后肢损伤:对侧上、下肢硬瘫⑤大脑皮质损伤:对侧相应支配区硬瘫⑥面神经核、面神经根、面神经损伤:同侧面肌核下瘫⑦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根、舌下神经损伤:同侧舌肌核下瘫⑧大脑脚、

7、内囊膝部、中央前回下部损伤:对侧面、舌肌核上瘫2、锥体外系组成: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网状结构等及其纤维联系。特点:①结构复杂、纤维联系广泛,因此是多级神经元传导。②发生上较古老,在鸟类以下是控制运动的中枢。③在功能上与锥体系是统一的整体,锥体外系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锥体系的发动,而锥体系功能的实现又必须有锥体外系保证稳定的肌张力。环路传导:锥体外系的传导构成很多环路,主要有新纹状体黑质多巴胺能通路,损伤可致震颤麻痹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对皮质运动区有反馈调节作用皮质脑桥小脑完成共济运动,

8、损伤表现共济失调苍白球底丘脑一侧底丘脑核损伤可致对侧肢体大幅度震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