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案

ID:48327242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05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案_第1页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案_第2页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森林中的铁匠》教学设计(欣赏课)一、教材分析这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这是一首与艾伦贝格的《森林水车》和奥尔特的《钟表店》并列齐名的三首著名描绘性标题乐曲。乐曲分为五段,以造型性表现手法写成。第一段:《夜晚》,主题旋律悠长平稳,描绘了宁静的森林夜景。第二段:《早晨》,主题旋律中的三连音生动逼真地模仿了杜鹃的叫声。华丽精巧的颤音犹如此起彼伏的鸟鸣,使人联想到清新明朗的森林早晨。最后以鹌鹑的叫声结束。第三段:《早晨的祷告》,在教堂的钟声、管风琴声的衬托下,悠缓的主题仿佛展现出村民们

2、正在按照传统习惯虔诚地做着晨祷的情景。第四段:《铁匠》,欢快的主题采用波尔卡舞曲体裁,跳跃的节奏生动地描绘了铁匠的打铁声和铁匠快活的形象。最后,乐曲在活泼而富有生气的气氛中结束。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作品,激发听赏器乐作品的兴趣,培养认真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2.感受作品的情绪、感知不同乐器的音色及其表现事物和生活情景的方式。3.在聆听中开启想象和联想,感悟并体验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不同事物、情景和画面,并能够准确地描述出来。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欣赏器乐作品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

3、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难点1.在聆听音乐中启发想象和联想,体会音乐形象和情景。2.学生在呈现音乐形象、情景和画面时,能否流畅描述、积极表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过渡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有没有同学们见过打铁的场面?教师出示铁匠图片,让学生感知铁匠的技艺和活动方式。教师可做一些引导,如打铁要有火炉,有鼓风用的风箱,要有供打铁用的“铁砧”(将烧红的铁放在砧上击打),还有用来“淬火”用的水缸或水盆。打铁时,铁匠先把冷铁埋进火炉上的煤炭里,在风箱的鼓吹下,升起

4、红红的火苗。把铁烧红后,铁匠用铁钳夹出红的滴着铁水的铁条或铁块,放在铁砧上叮叮当当地用铁锤击打。森林中的铁匠都会打制些什么呢?(略做启发,引导学生了解森林中的铁匠一定是在打制用来砍伐树木的斧子等工具。)(二)聆听乐曲(1)播放《森林中的铁匠》,组织聆听。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你能听到什么声音效果?你们能不能将这些声音表现出来呢?预设答案:有小鸟的叫声、美妙的音乐、打铁的声音……学生小组讨论并表演。(2)分段聆听《森林中的铁匠》过渡语:同学们这首乐曲分为四个部分,下面我们分别聆听一下这四个部分,

5、你觉得能用什么颜色来表示,还有老师这有四个名字,选一选每段音乐对应的名字。关于《森林中的铁匠》的四个标题,教师可于聆听中结合乐曲播放进程做逐一介绍,让学生从中具体感受其意境。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不太可能有很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只要取得孩子们的大体认同即可。《夜晚》《早晨》《铁匠》这三段在音乐形象或画面上乐曲描述较为鲜明,学生有清晰感知就很不错了。至于《早晨的祷告》,可以做一些有意味的“纠缠”,可以出示教堂图片,对于学生在聆听时的理解一定是大有裨益的。(请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用语言或动作对听到的段落进行表

6、现)(3)完整聆听乐曲过渡语:同学们让我们完整的聆听一遍《森林中的铁匠》,请你模仿模仿铁匠打铁时的动作。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欣赏了《森林中的铁匠》,感受到了铁匠的生活。虽然这些生活距离我们较远、较陌生,但是,我们通过欣赏音乐,还是较为深刻地感受到了。今后,我们还要多听多欣赏,进一步开阔我们的艺术视野,丰富我们的艺术体验,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做一个“耳聪目明”的人。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