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习题1.doc

《有无相生》习题1.doc

ID:48506314

大小:1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06

《有无相生》习题1.doc_第1页
《有无相生》习题1.doc_第2页
《有无相生》习题1.doc_第3页
《有无相生》习题1.doc_第4页
《有无相生》习题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无相生》习题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无相生》习题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声相和  相和:互相应和B.物或恶之或:或许C.故有道者不处处:处于,居于D.企者不立企:踮着脚跟解析 B.或:有的。答案 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解析 两个“恶”①为丑,②厌恶;两个“强”①竭力,②僵硬。答案 C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教了很多的写作技巧,学生们即使这些都做到了,在写作时还不一定就能得心应手。因为写作的基础是生活。B.刚刚宣布

2、订婚了的莎拉波娃和武贾西奇一起漫步在早上的街头,两人十指紧扣,间不容发,无视狗仔追拍。C.踏入师范学校的第一天,我的老师就告诉我: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就是要“无所不至地关心学生、培养学生”。D.面对这次犯下的大错,他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采用装聋作哑、一推三六五的手段,拒不认错,物我两忘。解析 A.得心应手: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多形容技艺纯熟。B.间不容发:比喻形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比喻文字精炼、严谨。C.无所不至:指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出的。贬义词。D.物我两忘:指创作时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而兼忘的境界。也指人在做事情时所达到的高度专心致志的境界。答案 A4.下列

3、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剧情粗糙,台词可笑,并没有影响《赤壁》获得超高的票房收入,这多半要归功于三国故事的深入人心及古典文学名著在观众心中占有的分量。B.随着李开复的突然离职,可能导致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谷歌中国业务再次受到其主要竞争对手百度的打压。C.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上课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解析 B.成分赘余,“导致”缺主语,应去掉“随着”;C.主

4、谓搭配不当,导致对象不明。“交寄”后加“的”;D.句式杂糅,“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改为“挤满了很多来听课的村民”。答案 A5.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________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为特点。②“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③故有“秋老虎”之说。④被称为“多事之秋”。⑤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

5、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②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④②①③⑤解析 语段的中心话题是秋天的季节特点。文段最前面一句是总说,①③说“阳”,②④说复杂变化,⑤与文段最后一句都说秋季如何养生。①③的语序可根据“秋阳肆虐”“故”等词语断定。答案 B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

6、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器之用     用:作用B.凿户牖以为室户牖:窗户C.有器之用器:器皿D.凿户牖以为室室:房屋解析 户牖:门窗。答案 B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译文:(2)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答案 (1)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2)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8.这两段文字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答:答案 分别论述了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和对一切事物起

7、决定性作用的是“无”,而不是“有”的观点。(二)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则全,枉则直 枉:弯曲B.少则得,多则惑惑:迷惑C.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执:持,守D.诚全而归之诚:诚实解析 D.诚:确实。答案 D10.翻译下面的句子。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译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