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doc

《看云识天气》.doc

ID:48531893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5

《看云识天气》.doc_第1页
《看云识天气》.doc_第2页
《看云识天气》.doc_第3页
《看云识天气》.doc_第4页
《看云识天气》.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看云识天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专题气象物候《看云识天气》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②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难点:学习说明文生动的语言教学资源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预习设计1、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思考:①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②本文主要

2、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主备人:施教日期年月日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导入新课: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二、整体感知: ①出示学习目标。②听读课文,思考: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1、导语: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

3、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2、整体感知备:①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②云简表提示:从云名、云的形态变化(变化过程)、高度(形状)、厚度(位置)、天气征兆③云的光彩简表提示: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三、品读感悟a.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侧重于比喻的修辞方法) (学生朗读找到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重点谈谈体会)。 b.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

4、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小结: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四、拓展延伸1、交流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词语等。3、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

5、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1)运用贴切的比喻:“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2)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诗: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学程预

6、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2、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下来。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词: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谚语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3.东虹轰隆西虹雨。 4.雁鹅过,赶快播。雁下地,就嫌迟。成语春暖花开  秋高气

7、爽   秋风扫落叶    一叶知秋    春华秋实作业设计课后练习一、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二、古代诗词中常常写到梅雨。柳宗元写在广西柳州的《梅雨》诗说:“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农历三月)。”杜甫写在四川成都的《梅雨》诗说:“南京(指成都)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苏轼写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三时(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这种现象。三、积累气象物候的诗词、成语、俗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