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

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

ID:48657879

大小:6.96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1-18

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1页
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2页
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3页
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4页
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中考第4课科举制的诞生一、科举制的诞生1.背景:魏文帝曹丕时,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这种官吏选拔制度由地方政府进行,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两晋南北朝沿用,至隋文帝废止,行之四百年。九品中正制哈哈,我有一个好爸爸!哈哈,俺家有钱啊!惨了,俺家无权无势,无钱无宝啊!一、科举制的诞生1.背景:魏晋以来的用人制度不合理2.朝代:隋朝3.人物:隋文帝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思考: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阶层人带来什么变化?1、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2、出身低微的读书人

2、得到了什么?3、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4、朝廷得到了什么?一、科举制的诞生1.背景:魏晋以来的用人制度不合理2.朝代:隋朝3.人物:隋文帝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4.意义:(科举制正式诞生)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一、科举制的诞生1.朝代:唐朝二、科举制的完善2.科目: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明经、进士进士重诗赋、策论。需要具有文学才能和治国才能。"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重帖经、墨义。熟读儒家经典就可以。动脑筋请看P18动

3、脑筋,就象下面这种题型,你怎么看待这种题目?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类似的题型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科举制的诞生1.朝代:唐朝3.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4.过程: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增加殿试、武举二、科举制的完善唐玄宗诗赋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2.科目:进士、明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gou,射箭范围之内)------------唐太宗这句话表现了唐太宗怎样心情?为什么?科举制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状元榜眼探花第一甲第三名××第一甲第二名×

4、×第一甲第一名××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大雁塔 唐代进士及第后,要题名大雁塔,考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读书、考试、作官仕农工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开设武举,她还创立了殿试制度。唐代彩绘涂金穿明光铠武士俑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的内容。三、科举制的影响政治上:教育上:文化上:影响:积极影响: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纪晓岚林则徐苏轼包拯三、科举制的影响①把选拔官员的权

5、利从地方集中到中央;②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到各级政府任职;政治上:教育上:文化上:影响:积极影响:陈子昂柳宗元韩愈白居易王昌龄张九龄岑参王维他们都曾进士及第三、科举制的影响①把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②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到各级政府任职;政治上:教育上:文化上:影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唐朝进士注重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1300多年,对我国和世界影响深远。积极影响:孙中山: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

6、不多都是学英国。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英国大百科全书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中国古代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并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三、科举制的影响控制了读书人摧残了人才浪费了人才消极影响:隋唐皇帝对科举制的贡献科举制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的内容。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

7、发展。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1.科举制正式诞生于朝的帝时期。2.唐朝的科举考试中以.两科最重要。3.唐朝的最高学府是,扩充了它的规模。4、唐朝的女皇对科举制完善的贡献是增设了和。5、唐玄宗时成为科的主要内容。6、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多年.隋隋炀进士、明经国学唐太宗武则天殿试武举诗赋进士1300唐太宗、唐玄宗统治措施中的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动脑筋比一比任用贤才贤才从哪里来?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得知唐玄宗将诗赋作为以后考试的主要内容,你会怎么做?你再分析一下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会有一番什么局面

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