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ppt

1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ppt

ID:48710200

大小:8.27 MB

页数:64页

时间:2020-01-26

1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ppt_第1页
1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ppt_第2页
1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ppt_第3页
1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ppt_第4页
1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1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皮肤与美容(DermatologyandSkinCare)M&C-吴宏忠2011-11-17皮肤的结构皮肤(skin)位于体表,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成人的皮肤面积约1.2~2.0m2,新生儿约0.21m2。厚度随年龄、部位不同而异,不包括皮下组织,约0.5~4mm。重量占总体重的16%。结构:皮肤的表面有细微的凸凹不平的皮纹,略隆起的称为皮嵴,凹下的称皮沟。较深的皮沟将皮面划分为三角形或多角形小区,称为皮野。指纹即由皮沟和皮嵴所组成,受遗传因素决定,其形状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终生不变。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下与结缔组织相连。其间有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和皮肤附

2、属器。肤色深浅因人种、年龄、性别及部位不同而异。皮肤的结构毛发表皮皮肤附属器皮脂腺皮肤EpidermisAppendages大、小汗腺指(趾)甲skin真皮Dermis皮肤血管、淋巴管皮下组织BloodvesselsLymper Subcutis肌肉、神经MusclesNerves角质层(是表皮的主要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透明层占80%以上。Karatinocyte颗粒层特点是有细胞间桥(属于外胚叶分化棘层主要功能是形成保的上皮细胞基底层基底层护作用的角蛋白。)表皮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分层)黑素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无角质成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Merkel细胞特点和功能)non-keratino

3、cytes未定类细胞 淋巴细胞一、表皮(Epidermis)(一)角质形成细胞基底细胞层(basalcelllayer):表皮的最内层,邻接真皮,此层有两种细胞,即基底细胞和色素细胞,基底细胞又名生发展,成单层柱状排列,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是表皮细胞的生发之源。它能不断的向上生长,构成各层细胞。每当表皮破损时,这种细胞就会增长、修复而不留疤痕。从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变成角质细胞,最后失去生命力而成为皮屑脱落,正常人约28天。黑色素细胞稀疏散布于基底细胞之间,用银染色法可见细胞呈树枝状,含有酪氨酸酶,能够产生黑色素。正常的皮肤颜色主要与黑色素的含量有关,黑色素可阻止紫外线穿透皮肤,使深部组

4、织免受伤害,晒太阳后,皮肤变黑是由于黑色素增加,以增强皮肤对阳光的抵抗能力。棘细胞层(priclecelllayer):颗粒层之下,由4~8层带棘的多角形细胞组成,是表皮最厚的一层,细胞核大,椭圆或圆形,细胞之间有棘突相连,故称棘细胞。各细胞间有空隙,贮存淋巴液,以供给细胞营养。颗粒层(stratumgramulosum)由2~4层梭形或菱形细胞所组成,细胞核苍白,细胞内含有很多由透明蛋白,角蛋白所构成的颗粒,因而叫颗粒层,在掌、趾等部位颗粒层分布明显。透明层(stratumlucidum)在角质层之下,是由2~3层扁平无核细胞构成,显微镜下普通染色此层不着色,由于成透明带状故得名。

5、此层仅见于角质发达的部位,如掌、趾部。角质层(stratumcormeum):是表皮的最外层,由数层极扁平无核的角化细胞构成,含有角蛋白及角质脂肪,此层的厚度因部位而异,如眼脸及肘窝部的角质层较薄。最浅表的角质层的细胞连接,松散、桥体消失,可成片脱落,成为皮屑。整个角质层由于细胞充满蛋白,细胞膜显著增厚以及由于细胞间隙中充填物质加固了细胞间的结合,既能防止一定程度的机械和化学损伤1.基底细胞层(basalcelllayer)位于表皮的最深层。由一层排列呈栅栏状的圆柱状细胞组成。其长轴与基底膜带垂直。胞浆嗜碱性,胞核浓染呈椭圆形,位置偏下方。可分裂、产生新的角质形成细胞,故又叫生发层。

6、一些因素可促进其增生,如外伤、肿瘤、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及环-磷鸟甘(cyclicguanosinemonophosphate,cGMP)等。而另一些因素如表皮抑素(chalone)及环一磷腺甘(cyclicadenosinemonophsphatecAMP)可抑制细胞分裂。表皮细胞的分裂增生与抑制维持在适度的比例,使新生的细胞与脱落的角层细胞保持平衡,以保证其生理需要的厚度。表皮细胞间连接桥粒(desmosome)半桥粒(hemidesmosome)表皮下基底膜带(basementmembranezone,BMZ)2.棘细胞层(pr

7、iclecelllayer)位于基底层上方,一般由4~8层多角形、有棘突的棘细胞构成,胞核较大呈圆形,相邻细胞之间的突起以桥粒相连。最深层的棘细胞也有分裂功能,参与基底细胞共同组成生发层。由里向外,棘细胞渐趋扁平,电镜下,胞质内出现许多200~300nm椭圆形有膜颗粒,称为被膜颗粒(membranecoatinggranule),亦称为角质小体(karatinosome)或Odland小体。角质小体内含有双极性磷酸脂质,可在角质细胞外形成一层薄膜,使之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