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生理功能》PPT课件

《皮肤的生理功能》PPT课件

ID:36824619

大小:246.10 KB

页数:89页

时间:2019-05-10

《皮肤的生理功能》PPT课件_第1页
《皮肤的生理功能》PPT课件_第2页
《皮肤的生理功能》PPT课件_第3页
《皮肤的生理功能》PPT课件_第4页
《皮肤的生理功能》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皮肤的生理功能》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皮肤的功能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马彦皮肤的功能皮肤既作为一个器官,也和其它器官一样,具有一定的功能,那么皮肤有什么生理功能呢?皮肤的功能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的吸收功能皮肤的感觉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的代谢功能皮肤的免疫功能第一节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一个完整的屏障结构,有双向性:保护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损伤。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的丢失。物理性损伤的防护化学性刺激的防护微生物的防御作用防止营养物质的丢失一、对物理性损伤的防护表皮:角质层既柔

2、韧又致密,对机械性刺激有防护作用。真皮: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网状纤维交织成网,使皮肤具有伸展性及较好的弹性,有利于皮肤应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皮下脂肪:具有软垫、缓冲作用可以减轻外界的冲击。一、对物理性损害的防护对电屏障作用皮肤对电的屏障作用主要位于角质层,含水量增多电阻减小,易发生电击。对光线的防护正常皮肤对光有吸收和反射的能力,且皮肤组织吸收光有明显的选择性。二、对化学性刺激的防护作用主要是角质层角质层具有完整的脂质膜,胞浆富含角蛋白,细胞间有丰富的酸性糖胺聚糖,具有抗弱酸、弱碱的作用。三、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角质层对微生物的侵害具有

3、防御功能致密的角质层和角质形成细胞间通过桥粒结构互相镶嵌排列,可以机械的阻挡一些微生物的入侵。角质层的不断脱落,可以排出一些微生物。皮肤表面的弱酸性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皮肤脂质膜中的某些游离脂肪酸对正常皮肤表面寄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四、防止体内营养物质的丢失角质层的半通透膜性质防止营养物质的丢失。角质层防止水分流失第二节皮肤的吸收功能一、皮肤吸收物质的途径皮肤吸收物质的途径有三:透过表皮角质层细胞本身通过皮肤毛囊、皮脂腺汗腺二、影响吸收的因素皮肤的结构部位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被吸收物质的理化程度外界环境因素二、影响吸收的因素皮肤的结构

4、和部位: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和通透性有关。一般吸收能力依次为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粘膜无角质层,吸收能力较强。二、影响吸收的因素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角质层水合程度越高,吸收作用就越强。透入(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完整皮肤能吸收少量水分和微量气体单纯水溶性物质不易被皮肤吸收,电解质吸收也很少。脂溶性物质,油脂类物质易被吸收;吸收强弱顺序为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体石蜡。二、影响吸收的因素二、影响吸收的因素:药物的剂型可影响皮肤的吸收软膏、硬膏能阻止水分蒸发,使皮肤浸软,故可促进药物吸收霜剂中的药物可被少量吸收粉剂

5、、水溶液等很难被吸收有机溶酶如氮酮、二甲基亚砜、丙二醇、乙醚、氯仿、苯等可增加皮肤的吸收。二、影响吸收的因素外界环境因素温度高,吸收多。湿度大,吸收多。第三节皮肤的感觉功能皮肤的感觉功能皮肤的感觉可分为两类:单一感觉复合感觉皮肤的感觉功能单一感觉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感受体内外单一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的动作电位并沿相应的神经纤维传入中枢,产生不同性质的感觉。如触觉、压觉、痛觉、冷觉及温度觉皮肤的感觉功能复合感觉皮肤中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器共同感受的刺激传入中枢后,由大脑综合分析形成的感觉。如干、湿、光滑、粗糙、坚硬、

6、柔软等都属于复合觉,它使机体能够感觉外界的各种变化,以避免机械,物理和化学损伤。皮肤的感觉功能皮肤还有形体觉、两点辩别觉和定位觉等。痒觉属于皮肤粘膜的一种特有感觉,其产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第四节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正常皮肤主要通过汗腺和皮脂腺进行分泌和排泄功能。汗腺:分为顶泌汗腺和小汗腺。一、小汗腺1、小汗腺的分布成人皮肤上的小汗腺约有160-400万个,平均1㎝2有143-339个,它因人种、年龄、性别及部位等有所不同,手足掌跖处最多,620个/㎝2;小汗腺按其生理活动状态,可分为活动状态小汗腺和休息状态小汗

7、腺。2、小汗腺的神经控制小汗腺周围分布有丰富的节后无髓鞘交感神经纤维,神经介质主要是乙酰胆碱,它作用于腺体透明细胞分泌出类似血浆的超滤液,再通过导管对Na+的重吸收形成低渗性汗液并排出体外。3、影响小汗腺分泌的因素小汗腺的分泌受体内外温度、精神因素和饮食的影响。3、影响小汗腺分泌的因素温度不显性出汗当外界温度低于31℃条件下,只有少数活动状态小汗腺有分泌活动,无出汗的感觉,称为不显性出汗。显性出汗当外界温度高于31℃以上时,活动状态小汗腺增加,排汗明显,称显性出汗。3、影响小汗腺分泌的因素精神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大脑皮质兴奋时,可使

8、掌跖、颈、面及躯干等处发汗增多,称为精神性出汗。药物胆碱能性和肾上腺素能纤维兴奋也能引起出汗。3、影响小汗腺分泌的因素饮食食用辛辣或热烫的食物,刺激口腔粘膜、舌背等处的神经末梢和味觉感受器,引起口周、鼻、面、颈及上胸部反射性出汗,称为味觉性出汗。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