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的分离纯化.ppt

脂肪酶的分离纯化.ppt

ID:48762354

大小:4.0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1-22

脂肪酶的分离纯化.ppt_第1页
脂肪酶的分离纯化.ppt_第2页
脂肪酶的分离纯化.ppt_第3页
脂肪酶的分离纯化.ppt_第4页
脂肪酶的分离纯化.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脂肪酶的分离纯化.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脂肪酶的分离纯化姓名:曹净净学号:111411201脂肪酶——应用生物柴油纺织工业医药洗涤剂工业食品工业脂肪酶——结构脂肪酶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它催化天然底物油脂水解:甘油三酯+水=甘油+游离脂肪酸其氨基酸组成数目从270~641不等,其分子量为29000~100000。绝大多数脂肪酶的活性中心都由Ser和His参与组成,His,Ser与另一种氨基酸残基(如Glu或Asp等)一起构成脂肪酶催化活性中心的三联体。脂肪酶——结构残基261和257的羰基氧原子为Ca2+配基;顶端的α螺旋(浅色的)表示“盖子”状结构。当脂肪酶与界面相接触时,此盖打开,通过亲电子域的创

2、造导致脂肪酶的构象改变,此亲电子域在丝氨酸残基周围,由疏水残基的暴露和亲水残基的包埋来完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催化过程中底物对活性中心亲和力的提高以及活性中间体的稳定。“盖子”是两性分子结构,在关闭状态,酶的结构是亲水端面对溶剂,疏水端朝向蛋白质的内部,当酶转变到开放状态时,疏水端会暴露出来,隐藏亲水残基团,在丝氨酸残基周围形成亲电子域,引起脂肪酶的构象改变,增加了酶与脂类底物的亲和性,并稳定了催化过程中过渡态中间产物。酶分子周围通常保留一定量的水分,从而保证了脂肪酶在油/水界面和脂相中的自体激活脂肪酶——来源脂肪酶的来源植物:油料作物的种子动物:高等动物的胰脏和脂肪

3、组织微生物: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脂肪酶的提取提取法:从动植物器官或组织中提取化学合成法:分析酶的氨基酸组成顺序,再用化学方法合成发酵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力,通过人工控制而获得人们所需的酶--假单胞菌属,黑曲霉,米曲霉影响因子:生产培养基中存在单糖,双糖或甘油时,脂肪酶的形成常受阻遏脂肪酶的大量生产是在葡萄糖在培养基中消耗完及生长停止时。温度: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在30℃~60℃之间,在较高和较低温度下酶仍具有较高活性。PH:大多数细菌脂肪酶最适pH在中性或碱性范围内,pH稳定范围一般在pH4.0~11.0之间。真菌脂肪酶pH稳定范围也较宽,通常在pH4.0~10.

4、0之间。(氮源)大豆粉2%(NH4)2SO40.1%(碳源)玉米浆5%K2HPO45.5%聚乙二醇壬基笨醚0.6%脂肪酶——影响因素微生物脂肪酶的发酵过程无菌空气脂肪酶的下游分离提取工艺发酵液预处理过滤菌体洗液(含酶稀溶液)过滤水洗(破碎)滤液+超滤浓缩液粘结剂辅料制粒机造粒涂膜筛分成品颗粒酶无菌过滤硫铵固体酶硫铵回收微生物脂肪酶的下游分离提取工艺发酵液丙酮转鼓过滤器50%硫酸铵盐化上层丙酮下层脂肪酶+丙酮脱水丙酮脂肪酶废丙酮精馏脱水干燥脂肪酶粉末分析纯:2000-3000元/1kg衣物除污脂肪酶:150/1kg食用级脂肪酶:150-500/1kg纯化次数越多,纯

5、化倍数和比活也越高,但得率却随之下降。由于经过的层析柱较多,成本也较高,因此我们纯化微生物脂肪酶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不仅要提高纯化倍数和比酶活,还要降低成本。展望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