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借物抒情 .ppt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借物抒情 .ppt

ID:48800225

大小:40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1-2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借物抒情 .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借物抒情 .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借物抒情 .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借物抒情 .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借物抒情 .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借物抒情 .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二、借物抒情,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和节操。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表明了自己的志向。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②

2、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1)这首诗中的桐树具有怎么样的特点?(3分)诗中的桐树具有天生枝繁叶茂,孤傲却直入云霄,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的特点。(2)本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本诗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手法。诗人借孤桐表达自己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强,甘愿为解除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特点归纳:1.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2物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分析物象的外

3、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抓物与志的“契合点”3物到人: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咏物抒怀,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品质、志向、志趣;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4.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情(志)。题型的总结1.物的特点例如《孤桐》2.诗歌刻画了什么形象?3手法:整首诗在写一种物,明确托物言志(注意问法:用了哪些;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写物的手法)4感情(感情+分析+手法)手法:托物言志四、写物手法1象征托物言志借

4、物抒情2侧面正面3多感官4绘形绘声绘色5修辞比喻拟人对比反衬和其他手法107鹧鸪(唐)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这首诗是怎样写鹧鸪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怀?手法:运用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手法。首联咏其形,以下各联咏其声。首联颔联绘形绘声。首联“锦翼”写出鹧鸪斑斓的羽毛,颔联写雨后花落中鹧鸪的啼鸣,颈联尾联侧面烘托。颈联看似写人,实则间接写鹧鸪声之悲,尾联写鹧鸪相呼相应,以湘江苦竹作衬托,终日悲啼到晚。感情:这首诗写出羁旅乡思之愁,写出内心的悲苦。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

5、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注释:①霜禽:冬天的禽鸟。②粉蝶:夏天的蝴蝶。③合:应该。④微吟:低声的吟唱。⑤狎:亲近狎玩。⑥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柏板。⑦金樽:豪华的酒杯。7、中间两联是怎样写梅花之美的?(6分)(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颔联直接写梅花稀疏、横斜的姿态和清幽的芬芳,写尽了梅花清雅高洁的气质风韵;颔联用霜禽和蝴蝶的喜爱,侧面描写梅花孤洁之美。(2)视觉、嗅觉相结合:颔联上句侧重从视觉角度绘其倒映在清澈水里的横斜、疏淡的梅影,下句则从嗅觉角度写黄昏月下暗中浮动的缕缕清香,传其神韵。(3)虚实结合:

6、颈联上句霜禽欲下是实写,下句梅花开放时并没有粉蝶,所以用“如”“合”这样假设猜度的语言,是虚写(答出两点即可)少年游杨亿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寿阳①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注】①寿阳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1)此词为咏物之作,在这首词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1)梅花不惧风雨严寒、冰肌玉骨少年游杨亿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寿阳①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注】①寿阳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2)词作运用了哪些写

7、作手法?并作简要分析。(2)①侧面烘托(或铺垫)用严冬的风雪肃杀烘托出梅的傲雪精神(或为写梅的“芳艳”作铺垫);用“千寻翠岭”烘托梅的“一枝芳艳”。②正面描写梅的芳艳、冰姿玉态、天真等。③拟人的修辞用“冰姿玉态”“天真”赋予梅以人的品质。④托物言志或象征。借写梅花抒写个人怀抱。词人屡遭人生风雨摧残,有伤感,但更有一种无惧、豁达和傲岸的风骨。秋海棠 袁枚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