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写作课:借物抒情.ppt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写作课:借物抒情.ppt

ID:48800345

大小:1.90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1-2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写作课:借物抒情.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写作课:借物抒情.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写作课:借物抒情.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写作课:借物抒情.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写作课:借物抒情.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写作课:借物抒情.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借物抒情西安市阎良区六三〇中学张延英1.通过典例分析、理解借物抒情2.分析例文并感悟归纳借物抒情的写法3.学会选取典型物象、恰当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古诗中的借物抒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诗又是借物的什么特点抒发诗人怎样的感情?第一句是借桃花潭水的千尺深抒发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第二句是说诗人的愁思就像这一江东流的春水绵绵不绝。这个诗句又是借什么物抒什么情?景跟情感有什么联系?描写的这个景物和要

2、抒发的感情之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鲁迅的《雪》,描绘了色调截然不同的两种雪: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朔方的雪,却“如粉,如沙”,“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前者平和温暖,象征着作者美好的理想;后者冷寂壮美,表现了作者现实的战斗精神。课本中的借物抒情纪伯伦《浪之歌》、《雨之歌》《爱莲说》一文,作者借“莲”表达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什么叫借物抒情?通过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等)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思

3、考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借物部分往往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抒情部分常常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例文赏析《仰望大树》体会怎样借物抒怀“托物寓意”物情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品德、感情、行为等写作指导一、立意要明确二、描写要具体1.多种手法、语言生动2.写出特征、融入情感三、联想要合理如《爱莲说》的莲和君子的类比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不趋炎附势“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直”——品行高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令人敬重“托物寓意”,就必然要采用象征手法展开联想。而类比往往是引起联想、运用象征手法的基础。在寻常“物”中挖新意。四、议论要恰当1.要有见地2.要和前文中叙述、描写内容统一3.议论内容避免随意过分拔高4.议论长短适可而止围绕这个“物”所要抒发的感情,则成为一篇文章的主旨.因此写此类文章时,我们应找好某一事物,展开联想、想象,运用各种手法描写特征,然后表达情怀,写就美文。小结:借物抒情的形象兰花:高洁红叶:历风霜而愈红课堂作文:从以下物象中任选一种,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树花星叶要求:1.运用借物抒情(象征)的手

5、法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情感真挚3.题目自拟,立意健康向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