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讲评教学设计.doc

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讲评教学设计.doc

ID:48958814

大小:3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讲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讲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讲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将箭射向靶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材料作文的特点;2.帮助学生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由果溯因,多对象二、教学重难点:审清材料,通过由果溯因及抓材料对象的方法找到适合材料的最佳立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材料作文成为高考命题主力军2012年全国共17道作文题,仅江苏《忧与爱》是命题作文;2013年全国18道均为材料题,江苏《探险者与蝴蝶》也加入材料作文的行列。(PPT展示2013年18道作文题)师:材料作文为何如此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生:材料作文可以多个角度进行写作。材料作文的“新”,就在于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

2、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一则好的材料是可以多个视角的,但无论哪一个都不能脱离材料本身。那么如何根据材料进行立意,将箭射向靶心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沉香”与木炭》这则材料来探求其中的方法。(二)原题呈现:一生读题,同学们仔细阅读材料,圈画出重点词、句,并用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三)材料大意:年轻人寻找宝物—找到沉香木—卖香木无人问津—焚为木炭,抢购一空—错失宝物,老父惋惜。这就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一个原则:整体性原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要全面理解材料。那么联系现实,命题人通过这则材料是在

3、告诫我们什么呢?生:年轻人找到了宝物却把它烧成了木炭,是说别把宝物当作朽木。师:很好,这位同学是在立足材料整体的角度进行提炼立意的。从材料可以看出:许多人手中都拥有沉香,但却不知它的珍贵,反而羡慕别人手中的木炭,最后竟丢弃了自己的珍宝。从而得出“莫使沉香变木炭”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立意。(四)多向性原则那么,这个材料除了这个整体的角度意外,还可以有哪些立意?还可以有什么方法?(由果溯因)那么材料的结果是:年轻人焚烧了沉香木,老父老泪纵横。我们一旦知道了结果,就能顺藤摸瓜,层层推进,探求出原因,从而确定文章的立意。为什么老父老泪纵横?为什么年轻人焚

4、烧了沉香木?生:不能坚持自己的判断,不识宝物,缺少鉴别宝物的能力,被隔壁木炭卖的好吸引等。那么根据年轻人,可以概括出他的特点:年轻人:不能坚信自己的判断;目光短浅;不具备鉴别宝物的学识;这就是多向性原则:方法:①由果溯因②抓材料中出现的对象,概括对象的特点,根据特点进行立意。除了年轻人之外,还有哪个对象?沉香。那么沉香具有什么特点?沉香:喻指一切珍贵、有价值,却不易被众人珍视的东西。哪位同学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以沉香为主体对象,概括材料内容?沉香在热带雨林被年轻人找到并带出,却被烧为木炭。原因?年轻人不识宝物。确定立意:宝物也需有人识。通过层

5、层分析,采用由果溯因和抓材料中对象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立意:l年轻人:坚信自己的判断;炼就一双慧眼;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别因小失大;切勿急功近利/放出眼光来l沉香:千里马也需伯乐识/赏识;呼唤伯乐;物尽其用,人尽其才l现实意义:许多人手中都拥有沉香,但却不知它的珍贵,反而羡慕别人手中的木炭,最后竟丢弃了自己的珍宝。莫使沉香变木炭(五)错例导析:那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一开始所写的立意片段,请大家仔细分析其中的优缺点。片段一:混淆了“坚持”和“坚守”的概念。坚守侧重精神灵魂层面,而材料中只是提到“年轻人没有坚持自己的判断”,而且杨善洲的事例是在

6、讲奉献,不能扣住立意来写。片段二:立意观点准确,但是说理混乱,缺少直接点明观点的语句,而且有错别字。片段三:立意正确,买椟还珠和年轻人一样不识宝物,采用类比论证,但是文章拟题不明所以。(六)方法归纳:通过再读材料,分析同学中出现的错例,请大家来说说材料作文立意可以怎么做?①整体把握材料,抓住关键词句;②由果溯因,根据材料最终结果,追溯原因进行立意;③多对象、多角度考虑;④选择主流立意,选择有话可说的立意(七)变式导练:根据归纳的方法,请同学们小试牛刀,试试给自己做的“飞翔的冰鱼”进行修改。概述材料:一条勇敢的鱼,逆流而上,冲破险阻,到达高原冰

7、川,瞬间变成了“冻鱼”,还保持着飞翔的姿势。年轻人和老者对此持不同观点。整体立意:褒扬这是条勇敢的鱼。年轻人:无畏地追梦/做勇敢的追梦者向梦想前行/为梦想而奋斗为梦想插上勇敢的翅膀逆流而上的闪耀/挑战是最美的姿态/生命在于挑战拼搏是生命的真谛人生需要不断奋斗/人生因拼搏而精彩生命在于搏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老者:把握正确方向/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进人生没有最后的山/追求要适可而止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八)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沉香”与木炭》《飞翔的“冰鱼”》两则材料的审题训练,学会了在整体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由果溯因,多对象、多角度确定文章的立

8、意。寄语:生活不是一湖平静的死水,它充满生机和艰险,我们也要下定决心,做一条逆流而上的“冰鱼”。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学目标为“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教者先从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