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王银芳).doc

教学案例(王银芳).doc

ID:49059219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教学案例(王银芳).doc_第1页
教学案例(王银芳).doc_第2页
教学案例(王银芳).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王银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生成性教学案例参考表单基本信息学科数学年级三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师王银芳单位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课题《平移与旋转》生成性案例描述(课堂上非预设的、意外的情况发生的背景情况、经过、应对办法和效果等)[案例描述]:片段二:小房图到底平移了几格?动画显示小房图平移的过程。                                                                                     师:同学们,刚才动画中的小房图是怎样运动的?(说明:虚线表示小房图原来的位

2、置,实线表示小房图现在的位置。)生1:小房图在向右平移。师:不错,小房图是在向右平移,那它向右平移了几格呢?生2:向右平移了4格。生3:我认为是向右平移了6格。生4:向右平移了2格。生5:向右平移了8格。师:老师很高兴,因为我在课堂上听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声音。那你们能不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呢?生2:因为小房图在移动前后中间空了4格,所以我认为小房图是向右平移了4格。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指出小房图平移前后的空格数。生6:我觉得小房图只平移了2格,从图中小房图最近的两个“房角”可以看出来。师:你能上讲台来指一

3、指吗?这位学生很快地走上讲台,指出了小房图平移前后最近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生7:我觉得刚才两位同学说的都不对,小房图应该是向右平移了6格。师:那你能来指一指吗?该生上台,指出从小房图的左边的一条边在平移前后正好是6格。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5迟疑地说:刚才我认为是平移了8格,但现在又不是很肯定了。师:不要紧,无论你是坚持还是放弃,老师都支持你。但你必须向同学们说明你是怎样想的?生5走上讲台,指出图中小房图平移前后距离最远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师:同学们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那小房图到底是平移了几格呢?我想还

4、是用事实说话。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汇报: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数的?为什么会发生错误。先思考,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经过小组交流,学生汇报。生2:老师,现在我终于发现,小房图平移后每一个部分都发生了变化,刚才我把小房图中间的空格数当作是平移了几格,其实小房图右边的那条边后来还在右边,而它们之间正好是6格。生8:小房图左边的一条边在平移前后的空格数也是6格。师:说的真好,你们用的这种方法就是找“对应边”,在判断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时,除了找“对应边”,还可以

5、找“对应点”。想一想,原来有一位同学数的是小房图的两个“房角”之间的空格,受这位同学的启发,原来小房图右边的“房角”应该平移到哪里了,平移了几格?你还有其它方法吗?学生思考、交流,汇报、展示。在学生汇报展示时,思维很活跃,有的找小房图左边的顶点,有的找小房图最上面的顶点,还有的找小房图右边的顶点。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能用很多种方法找到小房图平移了几格,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正是因为一些同学“错误”的想法,我们才一步步找到正确的方法。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老师相信现在他们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案例反思与

6、启示(评析案例中的成败、需关注的细节等,如果类似情况发生将如何处理更好,对如何应对非预设情况发生有何经验或教训等)[反思]: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又是以思维提炼为核心。当学生对小房图平移的距离发生争论时,简单的对错根本无法让学生信服,那就把舞台交给学生,各自陈述、充分展示,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操作寻求答案。操作的过程又是思维提升的过程,在操作中,学生发现小房图平移前后每一部分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这不就是找“对应边”或“对应点”的前提吗?错误离正确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如果没有争论、

7、没有思辨、没有自我否定和自我修正,可能就会是万水千山。[感悟]:课堂教学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教学活动,因为有时间的限制和教学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取舍,而有的教师往往把学生错误的想法舍弃,用个别优秀学生的回答代替整个班级,这种忽视和漠视是很可怕的,因为这不仅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违反了国家教育政策,而且也丢失了重要的教学资源,丢掉了帮助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从失败走向成功的重要契机。在片段二的教学中,学生误认为小房图平移前后中间的空格数是平移的距离,这种错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不及时捕捉、充分

8、呈现,学生可能会抱憾整节课,同时也不可能在错误中发现可以利用的资源。相反,教师给予其陈述的机会,从而产生操作验证的需要,在得到答案后再反思错误之所在,引导学生自我否定和自我修正。“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自己,何其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