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兴娥的课堂.docx

韩兴娥的课堂.docx

ID:49062921

大小:15.4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韩兴娥的课堂.docx_第1页
韩兴娥的课堂.docx_第2页
韩兴娥的课堂.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韩兴娥的课堂.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韩兴娥的课堂  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仍然在埋头读书,书声和铃声一起持续了很长时间,学生才停下来。上课了,韩老师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遍课文,内容是《枇杷和琵琶》,学生边听边小声读。听完了,老师要求同学们自由地读一遍课文。然后,韩老师让学生分头起来读书,要求也很简单:一组的同学,谁的嗓门大,念来听听。于是第一个学生读书。在这个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三个词语比较难读:礼单、县官、回帖。就这三个词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连续读了三遍,并且指着书本读了几遍。学生依次读书,当遇到生僻字,字音不好读的字的时候,总是会停下来反复朗读几遍的,而且老师要求学生一定要用手指着书

2、本上的字来读书。在解决了课文的生字读音之后,韩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课文中有两个“pipa”,它们有什么不同呢?有五个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生1:从意思上来讲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吃的枇杷,另一个是乐器。生2:意义也不一样,不是一个东西。生3:字也不一样,前面的枇杷是木字旁,表示是植物的;后面的琵琶是两个王,不是植物。生4:字不一样,我都没有见过它们。……既然学生不熟悉这两种事物,接下来教师便带领学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这两个“pipa”。分析完了这两个词语之后,就这一单元中的生字,教师又带领学生进行了反复朗读和识记。最后学生又听了一遍课文的范读,这篇课文的学习

3、就结束了。这一单元还有两篇文章,分别是古诗《梅花》和《夜雪》,韩老师这样引入两首诗的学习:第一首诗同学们都很熟悉了,下面听我来读第二首诗。教师读了一遍《夜雪》,对于这两首诗的学习,师生经历了这样的一些环节:①学生对这两首诗自由地读三遍,要求指着字读;②学生一首诗一首诗地开火车接龙读,直到学生读了很遍为止;③学生个人自读一遍;④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试着背一下;⑤背熟的学生可以自由地站起来,轮流去背;⑥齐声背两遍。在学生读完背完之后,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凌”和“衾”字。当学生把两首诗熟练地背熟之后,韩老师带领学生来处理课本125页的问题:王安石写的梅花是什

4、么颜色的?要求学生说出原因来。然后教师又补充了一个问题,白居易(《夜雪》一诗为白居易所写)亲眼看见下雪了吗?这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白居易对雪的感受是听来的,是从窗子的明亮猜度来的,从而让学生体会着一写作的方法。就这样,这一单元的内容教师就带领学生学习完了,一个单元,也就仅仅用了30分钟的时间,而我们并没有觉得囫囵吞枣,学生的驾轻就熟与自由表达让我相信他们的收获和喜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