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咏物诗的鉴赏.doc

高考复习咏物诗的鉴赏.doc

ID:49063116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7

高考复习咏物诗的鉴赏.doc_第1页
高考复习咏物诗的鉴赏.doc_第2页
高考复习咏物诗的鉴赏.doc_第3页
高考复习咏物诗的鉴赏.doc_第4页
高考复习咏物诗的鉴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咏物诗的鉴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咏物诗的鉴赏真正咏物诗发展成熟之作品始于唐代。在经过了将近四百年分裂、动乱的痛苦之后,唐代社会出现了一个经济、文化都相当繁荣的社会局面,更由于以诗赋取士和诗歌自身传统之影响,使唐之咏物诗发展到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各种题材无不在唐诗中得到反映,咏物诗更是以其新颖的内容在有唐一代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间产生了许多咏物之优秀作品,现就唐代咏物诗之艺术特点小做探讨,权作抛砖引玉之意。(以下所举之诗全以唐之咏花诗为例,以管窥豹,其理一也)(1)描绘生动,新颖传神。唐代咏物(花)诗之特点绝大多数皆表现为描绘生动,新颖传神,此可谓咏物诗之第一境

2、界。这方面的代表作很多,如郭震之《莲花》,其以细腻的描写,精巧的比拟将莲花之形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莲花唐·郭震         脸腻香薰似有情, 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 碧玉盘中弄水晶。又如罗隐之《菊》,其描绘之生动,壮物之细致,如菊花之历历在目也,尤以“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最为生动传神:              菊唐·罗隐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2)不求形似,遗貌取神。唐代咏物(花)诗艺术特色的第二点

3、是不求形似,遗貌取神,此咏物诗之第二境界也。如陆归蒙之《白莲》,其写出了白莲清高自傲、超凡脱俗的神韵,被后人赞赏为“语自传神,不可移易”:白莲唐·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又如骆宾王之《秋菊》,其诗没有一句具体描绘菊花之形态,而又句句在写秋菊之特点,真可谓不得形似而得其神似也,此乃咏物诗中较高之境界,全诗如下:秋菊唐·骆宾王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3)以物拟人,移情于物。唐代咏物诗之第三个特点就是以物拟人,移情于物,可

4、称咏物诗中第三境界也。如韩愈之《芍药》,其诗比拟生动,借物抒情,表现出以物拟人,移情于物之基本特征:芍药唐·韩愈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又如刘禹锡之《咏庭梅寄人》,全诗借庭梅之凌寒放开,无意争春之意态来抒发自己仕途囹圄、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作者将自己之主观情感投射在庭梅身上,使它也充满了身世飘零之悲苦,全诗如下:咏庭梅寄人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4)借物抒怀,咏物明志。咏物诗之第四个特点为借物抒怀,咏物明志,此

5、种艺术手法在咏物诗中较为常见,为咏物诗中第四境界也。如王维之《辛夷坞》,其借深谷中自开自落的辛夷坞来寄寓作者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且表明作者孤芳自赏之性格:辛夷坞唐·王维木未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又如陆龟蒙之《浮萍》,其借浮萍之物态特征,寄寓了作者苍凉的仕途生涯,并讥讽浮萍之随波逐流,漂泊不定之特点,表明了自己甘愿淡泊以守孤高品质的志向。全诗如下:浮萍唐·陆龟蒙晚来风约半池明,重叠侵沙绿罽成。不用临池更相笑,最无根蒂是浮名。(5)咏物寓理,物理浑然。唐代咏物诗中,还有一些借咏物来说理,其艺术特点就是咏物寓理,物理

6、浑然,其开启有宋一代之言理诗之先河,然其在唐之咏物诗中比重不大,余亦罗列于此,且称其为咏物诗中第五境界也。此类诗如白居易之《大林寺桃花》,其寓理于诗,说明大多数花是随着气温的变化而逐渐开放的,其现代物理表明,在标准气压下,平均每升高十米,气温就下降0.1度,余不禁惊叹作者观察入微,融理于诗,物理浑然,遂成千古绝唱: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又如元稹之《菊花》,其诗理趣浑然,精巧可爱,说明物候对繁花之影响,菊开花于秋,而秋后无花可赏,故作者“此花开尽更无花”是真正爱菊之原因:菊

7、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6)物我两忘,寄托无穷。“物我两忘,寄托无穷”是咏物诗词中之最高境界,遍观整个唐之咏物(花)诗,而真正能称“物我两忘,寄托无穷”之作绝少,在唐之咏花诗中更是凤毛麟角,唯李商隐之《落花》及罗隐之《桃花》可勉强入选,虽觉憾事,但唐是真正开启咏物诗之朝代,故还在探索与发展阶段,再加上唐之繁荣昌盛,这种“寄身世于物”者还少见,故对咏物诗“物我两忘,寄托无穷”之最高境界,唐人作诗尚未梦见,其咏物诗多就物咏物,或就物抒情,托物言志,寓理于诗,而并未深入到“寄兴无端”之境

8、。现将李商隐之《落花》与罗隐之《桃花》附录如下以资商讨:落花唐·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桃花唐·罗隐暧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尽日无人疑怅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