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_教案1.doc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_教案1.doc

ID:49091732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8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_教案1.doc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_教案1.doc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_教案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_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目标】1.概述呼吸作用的过程。2.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试验现象。4.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分析,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难点:呼吸作用的实质。【教学过程】展示一只小白鼠生活在密闭的玻璃钟罩里,另一只小白鼠生活在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钟罩内。教师提出问题:(1)这两只小白鼠哪一只先死去?(2)能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一下原因吗?学生回答之后,进一步

2、展示小白鼠生活的环境,将B装置用黑布罩起来。教师讲述“有一个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中装置,结果,他发现B装置中的小白鼠不久就死了,而且寿命比A装置中的还短”。这时,请全班同学讨论:这是为什么呢?从而得出:不仅动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植物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引出本节课课题:(板书)植物的呼吸作用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CO2增多。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讨论: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考虑,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的方

3、案。为了使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展示以下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1)选择什么材料做实验好?一棵树,一株小草或是植物的某些器官如种子。3/3(2)选择实验场所:在开放的空间(如教室)做实验,还是在密闭的容器里(如广口瓶)做实验?为什么?(3)怎样才能检测O2含量的变化?(O2可助燃,缺O2会使燃烧的蜡烛熄灭)(4)怎样才能检测CO2含量的变化?(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教师可演示:口含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使石灰水变混浊)实验一:人呼吸会呼出较多的二氧化碳事先准备好的澄清石灰水,分组进行操作,一名学

4、生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吹气,其余的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思考:(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知道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这个基础上,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人呼吸时会呼出很多二氧化碳,我们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测CO2含量的变化。实验二:种子呼吸时吸入氧,放出二氧化碳材料用具:萌发的黄豆种子,煮熟的黄豆种子,固定蜡烛的燃烧匙,火柴,广口瓶;带漏斗和玻璃导管的塞子,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盛清水的烧杯。学生上台操作,把种子密封。实验完毕,学生上台观察温度计的变化。用绿色的叶片、较小的水果如圣

5、果等植物体的一部分做实验,放入密封的黑暗的容器中,一定时间后,放入燃烧的蜡烛,通过蜡烛的熄灭,证明绿色植物可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在进行呼吸作用过程中需要氧气。可得出结论:绿色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活的叶片,种子等器官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展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在此过程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变成热能散失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根对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提问: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怎么来的?(光合作用)思考题:(1)干燥的种子和萌发的种子,同是有生命

6、的种子,课本为什么不选择前者呢?(萌发的种子生命旺盛,消耗的氧多,效果明显)3/3(2)刚刚收获的种子为什么要尽快晒干?(减弱种子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保存)(3)居室放置过多的花卉,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为什么?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