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

ID:49196107

大小:99.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_第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_第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_第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_第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_第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_第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_第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_第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_第9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入门第一课《塞下曲》教学目标: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3、把握将军的形象。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教学重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带。一、激趣引入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教

2、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儿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作出评价。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1、想具体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3、交流。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抓住“引”字总结联系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教师指导朗读。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抓住“没”,并

3、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生评价。两个人对读。师生对读。四、全诗整合1、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而,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不过,需要大家的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五、把握情感,全班朗读李广将军真不愧是“飞将军”,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齐读《塞下曲》!六、拓展延伸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诗小,第3首“月黑雁飞高”也十分有名。另外,

4、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第二课《江上渔者》教学目标:1、学会诗中生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3、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教学过程:(―)导入(板书)江上渔者,请同学们解释“渔者”是什么意思?明确:指打龟的人。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八人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著作有《范文正公集》。他写的《岳阳楼

5、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诗歌读通顺。2.检查自读情况。3.教师范读。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理解第一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鲂鱼美。”(1)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句诗的意思。(2)理解整句诗的意思。明确:鲂鱼:鱼名,长江中下游一带出产。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欢鲂鱼的味道鲜美。(3)学生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2.自学第二句诗,“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明确: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惊险啊!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

6、首诗的意思。4.读了这首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四)指导朗读(五)总结读了这首古诗,你体会到了什么?第三课《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交流资料,引入新课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2、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学生交流资料)3、同学们的资料很详细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李清照写的这首<<夏日绝句>>(板书课题及古诗,学生随老师板书念).二:整体感知古诗1•师范读古诗.2.生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读熟后可读给同桌听.3.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赞颂的是谁?三:利用网络,理解古

7、诗内容(一).理解前两行诗句.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3•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找两三名学生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4.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5.现自己试读,再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议.(二).查找资料,理解后两行诗句.1-齐读后两行诗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