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沙快速通道工程三标段立柱桩施工方案.doc

京沙快速通道工程三标段立柱桩施工方案.doc

ID:49226128

大小:7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01

京沙快速通道工程三标段立柱桩施工方案.doc_第1页
京沙快速通道工程三标段立柱桩施工方案.doc_第2页
京沙快速通道工程三标段立柱桩施工方案.doc_第3页
京沙快速通道工程三标段立柱桩施工方案.doc_第4页
京沙快速通道工程三标段立柱桩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沙快速通道工程三标段立柱桩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京广路—沙口路快速通道工程Ⅲ标段立柱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京广路—沙口路快速通道工程Ⅲ标段(张巍寨路口南91m~代庄南街南225m),工程起点K1+484.808,终点K1+797.808,全长313米。隧道主体采用钢筋砼双孔箱涵结构,箱涵宽度28.4m,基坑开挖宽度29.24m,隧道中心线两侧施工用地红线距中心线各26.5m。工作井基坑内采用φ800钻孔桩与钢格构柱组合结构作为立柱桩,共24根。立柱桩采用一柱一桩。按照图纸要求,上部格构柱采用4L125×12Q235角钢,缀板为420×200×10,间距为600,格构柱截面尺寸为

2、460×460。格构柱长度为11.6~13.2m,插入桩内长度为2.5m,下部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格构柱插入灌注桩深度误差≤5cm,格构柱垂直误差≤0.5%,定位偏差≤5cm,钢立柱各边与轴线严格垂直或平行。二、地质条件: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层:杂质土,含灰渣、碎砖屑等生活及建筑垃圾。厚度0.40~4.80m,平均厚度1.10m。2层:粉土,褐黄色,稍湿,稍密~中密,干强度低。该层在场地内局部缺失。厚度0.50~2.50m,平均厚度1.42m。3层:粉质粘土,褐黄色、浅灰黄色,坚硬~硬塑,干强度中等,在场

3、地内局部缺失。厚度0.80~3.40m,平均厚度1.64m。3-1层:粉砂,褐黄色,稍湿,稍密~中密,在场地内局部缺失。厚度0.60~2.00m,平均厚度1.11m。4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硬可塑,干强度低,在场地内局部缺失。厚度0.60~4.30m,平均厚度1.78m。4-1层:粉土,黄褐色,稍湿,中密,干强度低,在场地内局部缺失。厚度0.90~3.60m,平均厚度1.80m。5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干强度中等,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0.50~3.90m,平均厚度1.94m。6层:粉砂,黄褐色,湿,密实,厚度0.40~7.40

4、m,平均厚度2.43m。7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可塑,干强度中等,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0.80~5.80m,平均厚度3.50m。7-1层:粉土,黄褐色,湿,密实,干强度低,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厚度0.70~4.10m,平均厚度2.64m。8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干强度中等,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8.70~13.50m,平均厚度10.83m。4.2地下水岩土工程勘测揭示的地下水位埋深为20.9~25.1m,历史最高水位埋深为15.0m;无承压水。故,基坑开挖范围内可不考虑地下水的降水设计问题。三、施工人员组成及机械配置情况:

5、施工时,针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施工工期的严峻性,我项目部充分发挥现场回旋钻施工机具的优势,在为保证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尽量压缩工序之间的自由时差,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宏观管理领导,项目副经理具体组织实施,技术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和现场技术工作,其他人员各负其责、层层把关的生产管理体系。施工人员组织安排见下表:表1施工人员组织安排表名称岗位人数备注项目部项目经理1 项目副经理1 项目总工程师1 工程技术部现场技术负责人1 安质部安全质检员1 其他钻机工5每台钻机分两班泥浆工2 电焊工1 电工1 辅助人员1 四、立柱桩施工程序:4.1桩口周围地平硬

6、化(行车道板或钢板);4.2桩位放样;4.3钻进成孔;4.4钻孔到位后,测定孔深、孔径、沉渣厚度、泥浆各项指标;4.5下放钢筋笼,至笼顶第一道环箍处用横杠固定;4.6钢格构柱插入钢筋笼2.5m,不包括锚入底板钢筋长度45d,保证格构柱垂直居中后将笼顶主筋与格构柱牢固焊接。4.7起吊,格构柱与钢筋笼整体下放距设计位置50cm左右,用横杠固定;4.8安装格构柱校正架,校正架精确定位并固定;4.9调整格构柱居中到位,固定在校正架上;4.10下放导管,进行二次清孔,达到灌注要求时,安装注浆管。4.11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完毕拔出导管;4.12待混

7、凝土灌注完12小时后拆除格构柱校正架,拔出护口管;五、    立柱桩施工工艺及保证措施:5.1埋设护筒。首先进行测量放样,准确测设桩位,并在中心桩位周围增设十字护桩,护筒埋设要挖至地面下0.5—1.0米,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埋设,埋设完毕在护筒周围对称的、均匀的回填最佳含水量粘土,分层夯实,水下混凝土灌注完24小时内拔除。5.2钻机就位及钻进5.2.1回旋钻就位钻进及成孔:5.2.1.1钻机采用正循环钻机,钻机就位严格按照测量定位的位置准确就位,钻机安设要安全稳固,底部铺设枕木,钻机滑动钢管座在枕木上。通过调整钻机调整钢索移动滑动钢管及钻机位置

8、,准确定位。就位精度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钻机四个支点高差<5mm。(2)转盘中心与护筒底中心偏差5mm。(3)钻架水笼头、钻头、护筒底中心三点一线,铅锤偏差5mm。钻机就位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