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课件[向1].ppt

传染病学课件[向1].ppt

ID:49293891

大小:102.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2-03

传染病学课件[向1].ppt_第1页
传染病学课件[向1].ppt_第2页
传染病学课件[向1].ppt_第3页
传染病学课件[向1].ppt_第4页
传染病学课件[向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课件[向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染病学第1章传染病总论学习目标1.说出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两者的区别和联系2.说出传染病的发病机制3.叙述传染过程的表现4.描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5.叙述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6.概述传染病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第1节绪言基本概念传染病的危害防治传染病所取得的成就学习传染病学的目的第1节绪言一、基本概念1.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寄生虫病(parasitosis)是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二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

2、s),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具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2.传染病学就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转归的原因与规律,以及不断研究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促使患者康复,从而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流行的科学。二、传染病的危害我国解放前,人群的第一死因是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各种各样的传染病,在历史长河中都有大小不等的流行,诸如天花、鼠疫等都曾严重地威胁过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三、防治传染病所取得的成就自建国以来,在以“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指引下,经过50多年的努力,传染病防治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先后消灭和基本消灭了人间鼠疫、新生儿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白喉等。传染病在人群死

3、因的排位中已经下降到第九位。四、学习传染病学的目的尽管我们已消灭或基本消灭了许多种在历史上作恶多端的传染病,可从全世界的卫生状况看,传染病仍然是各国最重要的卫生问题。学习传染病学的目的,就在于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基本规律,解除病人痛苦,以促进患者康复,进而担负起控制与彻底消灭传染病的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2节感染、免疫及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一、感染及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infection),又称传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并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称感染过程或传染过程。一、感染及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消除或排出体外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

4、后,在人体有效的防御能力作用下,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等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可使病原体处于不利的环境而被消除或排出体外,也可以有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免疫(来自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从而不产生任何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2.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又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体内某一部位生长繁殖,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的整个时期,但能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源,如伤寒、乙型肝炎。并非所有的传染病都有病原携带者,如麻疹和流感,病原携带者极为罕见。3.隐性感染人体被病原体感染后,组织损伤轻微,临床上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症状和体

5、征,但通过免疫学检测可发现机体已获得特异性免疫。4.潜在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双方力量保持暂时平衡状态,病原体潜伏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不被排除,不出现临床表现,一旦人体防御能力降低,病原体乘机繁殖,引起发病。5.显性感染由于入侵的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人体的防御机能受到破坏,病原体在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导致组织损伤和机能障碍,出现临床表现。上述五种表现呈动态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亦可互相转变。五种表现形式在不同的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而显性感染所占的比例最低。由此可见,感染过程不一定都有临床表现。在门诊或病房所看到的是传染病病人,而不是所有的感染者。但

6、患传染病必须经历感染过程。二、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对机体的致病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侵袭力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如有些细菌的表面成分(伤寒菌的Vi抗原)有抑制吞噬细胞作用的能力而促进病原体的扩散易致感染;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含定植因子)能表达受体和小肠细胞结合。2.毒力指病原体毒害机体的能力,毒力由毒素和其它因子所组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其它毒力因子有:穿透能力(血吸虫的尾蚴)、侵袭能力(志贺菌)、溶组织能力(溶组织内阿米巴)等。3.数量对同一种传染病而言,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4.变异性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变异后的病原体

7、致病力可减弱(如人工培养多次传代的麻疹减毒活疫苗),也可增强(如肺鼠疫)。病原体的抗原变异可逃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而继续引起疾病(如流感病毒、HIV等)。三、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的免疫应答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有利于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和消灭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二是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害的变态反应。保护性免疫又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