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外围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ppt

中心外围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ppt

ID:49298303

大小:1.63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2-03

上传者:U-3713
中心外围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ppt_第1页
中心外围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ppt_第2页
中心外围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ppt_第3页
中心外围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ppt_第4页
中心外围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心外围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中心外围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演讲:陈菲菲PPT:柳青青、潘进伟、郑德浪评分员:郑欢欢 中国经济现状中国现在外贸依存度达到65%。也就是说进出口贸易总额相当于GDP的65%。中国现在的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DP比例)已经超过35%。这个指标高不高呢?日本和美国在对外经济发育水平顶点年份,外贸依存度没有超过25%的,出口依存度没有超过15%的。中国已经创造了世界空前绝后的,最全球化的对外依存经济体,别说变成内向型的了,就是达到出口依存度在15%以下,就意味着GDP将减少20%的需求部分。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心外围论对我国有何指导意义? 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杜能:农业区位论佛朗索瓦·佩鲁:增长极理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弗农:梯度转移理论哈罗德-多马新:平衡发展理论萨伦巴:点轴开发理论赫希曼:不平衡发展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区域分工贸易理论中心外围论 中心外围论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国际经济体系在结构上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发达工业国构成的中心;另一部分是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中心和外围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中心是技术的创新者和传播者,外围则是技术的模仿者和接受者;中心主要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外围则主要从事初级品生产和出口;中心在整个国际经济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外围则处于依附地位并受中心控制和剥削。在这种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下,中心国家享有国际贸易的主要利益,而外围国家则享受不到这种利益。这是造成中心国与外围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加大的根本原因。 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外围(落后地区)相对于中心(发达地区),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迁移将影响要素的流向,并且随着市场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消失,即最终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这一理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即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并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又属于后起国家,超保护贸易论我们可否应用? 超保护贸易论超保护贸易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和就业理论联系起来。超保护贸易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盛行。 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论点(一)鼓吹贸易顺差以扩大有效需求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假定国内是充分就业的,国家间贸易以出口抵偿进口,进出口能够平衡。偶尔出现差额,也会由于黄金的移动和由此产生的和和由此产生的物价变动而得到调整,进出口复为于平衡。凯恩斯主义认为,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已经过时了。首先,是他们的理论前提条件,即充分就业事实上并不存在,现实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失业现象。其次,传统理论只用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来证明贸易顺差、逆差的最终均衡过程,忽视了在调节过程中对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这是不对的。(二)鼓吹贸易顺差有益,贸易逆差有害凯恩斯主义认为,总投资包括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国内投资额由“资本边际收益“和利息率决定,国外投资量则又贸易顺差大小决定,贸易顺差可为一国带来黄金,也可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息率,刺激物价上涨,扩大投资,这有利于国内危机的缓和与扩大就业率。贸易逆差会造成黄金外流,使物价下降,招致国内经济趋于萧条和增加失业人数。结论:贸易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贸易逆差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加大事业。 超保护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1、认为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过时,反对自由贸易凯恩斯主义认为,首先是古典学派理论的前提条件,即充分就业事实上并不存在,现实社会存在着大量失业。其次,传统理论用“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来证明贸易顺差、逆差的最终均衡的过程,忽视了在调解过程中对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这是不对的。2、鼓吹贸易顺差有益,逆差有害凯恩斯主义认为,贸易顺差可为一国带来黄金,可以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息率,刺激物价上涨,扩大投资,这有利于国内危机的缓和与扩大就业量。3、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在于救治危机和失业凯恩斯的拥护者们以提高有效需求为借口,极力提倡国家干预对外贸易活动,运用各种保护措施,以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争取贸易顺差 总结对一个国家而言,“保护”是一切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的实质。在贸易保护主义演变为“超保护贸易主义”的历史背景下,我国贸易政策演进应持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1.严格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2.努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3.进行必要的、阶段性的贸易保护 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