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知识培训.ppt

紫杉醇知识培训.ppt

ID:49454377

大小:22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2-07

紫杉醇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紫杉醇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紫杉醇知识培训.ppt_第3页
紫杉醇知识培训.ppt_第4页
紫杉醇知识培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紫杉醇知识培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紫杉醇文献摘要LiteratureabstractofPaclitaxel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分离出的一种天然产物。1992年12月29日,美国FDA批准紫杉醇上市,美国BMS公司,商品名Taxol,用于治疗卵巢癌。除了卵巢癌,对转移性乳腺癌、肺癌、头部和颈部肿瘤、恶心黑色素癌和淋巴肉瘤同样有效。史清文天然药物紫杉醇的研究与开发综述天然产物研究与发展1997Vol.9No.3简介:分子式:C47H51O14N分子量:853.9熔点:216~217℃紫杉醇为针状结晶,具有高度的亲脂性,不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为0.006

2、mg/mL),不溶于石油醚,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与糖结合成苷后的水溶性大大提高,紫杉醇分子中虽有含氮取代基,但氮原子处于酰胺状态,邻近又有吸电子基,故不显碱性而为中性化合物。紫杉醇对酸相对稳定(pH4-8范围内),碱性条件很快分解。欧明洪紫杉醇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中国药业2000年第9卷第3期杨涛抗肿瘤紫杉醇的实验与临床应用进展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第29卷第2期理化性质:紫杉醇分子式作用机制:紫杉醇的抗癌活性源于他作用于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的微管蛋白。微管是真核细胞的一种组成成分,它是

3、由两条类似的多肽(a和β)亚单位构成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形成的,具有重要的功能,涉及有丝分裂时染色体的运动、细胞形态的调整、激素的分泌、颗粒的转运、受体在细胞膜上的固定以及细胞的能动性。正常情况下,微管和微管蛋白二聚体之间存在动态平衡。紫杉醇可使两者之间失去动态平衡,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防止解聚,从而导致微管束的排列异常,形成星状体,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导致细胞死亡,紫杉醇可以在缺少三磷酸鸟苷(GTP)和微管相关蛋白(MAP)的条件下诱导形成无功能的微管,而且使微管不能解聚,从而发挥抗肿瘤药物。在体外人瘤株筛选和实

4、验动物中紫杉类对多种肿瘤均有效,属于广谱的抗肿瘤植物药。实验研究说明诱导对紫杉醇耐药需要使微管蛋白的二聚体α和β管蛋白失活。所以对顺铂、阿霉素耐药的癌细胞也有效。作用机制:孙燕,etal.紫杉醇(Paclitaxel,紫素)治疗恶性肿瘤Ⅲ期临床研究报告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9;15(4):241~245Manthey等发现紫杉醇与细菌性脂多糖(LPS)一样,可激活鼠巨噬细胞杀灭肿瘤的作用。此外,在正常鼠的巨噬细胞中γ-干扰素、LPS、或紫杉醇单用仅可诱导出低度或中度浓度的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及一氧化氮分泌,然而紫杉醇或

5、LPS与γ-干扰素合用则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及一氧化氮分泌量均明显增加。一氧化氮分泌量与肿瘤细胞杀灭量呈正相关,并且紫杉醇在有一氧化氮合成酶竞争性抑制剂N6-甲基-L-精氨酸存在下,经紫杉醇抑制的巨噬细胞不能杀灭肿瘤靶细胞。所以,紫杉醇除有抗有丝分裂的作用外,尚有激活巨噬细胞介导的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运乃茹秦俭紫杉醇类抗癌药的临床研究进展JOURNALOFTIANJIN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00Vol.19No.1P.53-55药动学:紫杉醇在6h或24h输注中,血药

6、浓度增加,输注一旦停止,血药浓度即开始下降。紫杉醇的药动学效应似乎不是线性的,该药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9%~98%,表观分布容积大,并与给药剂量有关。终末半衰期平均值为5.3~17.4h,主要经肝脏代谢,胆汁清除5%,该药不易穿透人的血脑屏障。药动学:紫杉醇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使之成为继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后又一重要抗胂瘤药物。单药应用对晚期乳腺癌、肺癌、头颈部癌、食管癌、淋巴瘤均有一定疗效,被认为是一种广谱抗癌药物,联合其它常用抗肿瘤药物,疗效可进一步提高。成为最最有效的抗肿瘤药之一。中性粒细胞减少:紫杉醇主要毒性包括骨

7、髓抑制(以粒细胞减少症为主)、神经毒性和肌肉毒性。紫杉醇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减少,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以及把输液时间从24h缩短到3h,可以减少这种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心血管不良反应:在紫杉醇治疗的少量患者中出现明显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包括心肌梗死、房颤、轻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不齐等,还可有明显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及黏膜炎等)。变态反应:早期临床所报道的较严重的变态反应在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18%。临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过敏、呼吸困

8、难、血压降低、红肿、皮疹、瘙痒等。一般以中断治疗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抗组胺药(苯海拉明)、肾上腺素和氮茶碱等对抗症状,可防止变态反应发生。骆泽宇紫杉醇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Dec,15(24)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肿瘤病例数CRPRRR方案参考文献卵巢癌3650%PT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