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课件.ppt

《论语》十则课件.ppt

ID:49597663

大小:2.94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2-26

《论语》十则课件.ppt_第1页
《论语》十则课件.ppt_第2页
《论语》十则课件.ppt_第3页
《论语》十则课件.ppt_第4页
《论语》十则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1、认识孔子,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2、理解含义,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重点)3、背诵课文。(重点)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孔府孔子嫡系子孙的居住地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

2、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三读感知课文一读通二读懂三读精读准字音,读通全文尝试翻译,了解全文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积累文言字词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温习”或“复习”“愉快”或“高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志同道合的

3、人愉快、高兴了解知道怨恨品德高尚的  人吾日三省(xĭ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多次”不是确数反省办事尽心竭力诚实温习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旧知识有新的体会和发现成为老师4.学而不思则罔(wăng),思而不学则殆(dài)。思考迷惑而无所得(陷入邪说的)危险空想5.由,诲女(rŭ)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教通“汝”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知道通“智”,智慧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ĭng)也。贤人,有才德的人反省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师长处短处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4、,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人,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才能接受重任,长期坚持奋斗。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古文云: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后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唯临厉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奉

5、行实即问“道”父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分类整理: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12345章;包括145678910章;包括810两章。思考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举例说明。2、学习了《〈论语〉十则》后,你最喜哪一句名言,为什么?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一个人要经常反思,孔子是:曾子是每天三省:学以致用任重而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不贤则内省也。吾日三省吾身。谢谢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