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课件..ppt

论语十则课件..ppt

ID:61929240

大小:37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3-30

论语十则课件..ppt_第1页
论语十则课件..ppt_第2页
论语十则课件..ppt_第3页
论语十则课件..ppt_第4页
论语十则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十则《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

2、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仁”的基础和根本是“孝”“弟”,以“礼”为行为准则,以“恕”和“忠”为待人之道。.■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

3、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而殁。■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

4、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读准字音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è)乎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  是知(zhì)也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2)时习:时常地复习。(3)说:通假字,音yuè

5、,愉快.(4)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5)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6)愠:生气,发怒。(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第二则: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重点字词解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

6、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2)三省(xǐng):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4)信:真诚、诚实(5)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曾参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第三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重点字词:故:旧的,原来的。此处指已学过的知识.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知:领悟,获得。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做。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

7、,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第四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重点字词解释:而:连词,表示转折。则:连词,相当于“就”、“便”。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对思想有害。”第五则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重点字词解释: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

8、以政事见称。诲:教,传授。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知(zhì):通〝智〞,聪明,智慧。之:代指孔子教的东西乎:语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