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导学案.doc

杨修之死导学案.doc

ID:49773811

大小:18.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04

杨修之死导学案.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杨修之死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杨修之死》导学案罗贯中 【自主学习】(一)相关资料:1.作者和《三国演义》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2.有关背景与情节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等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3.补充注释〔马超〕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夏侯惇〕曹操手下很受信任的一员大将。夏侯,复姓。〔朝(zhāo)歌长吴质〕朝歌,汉代所置的县分,故地

2、在今河南境内;长,县的行政长官。汉代制度,万户以上的大县,长官为“令”;万户以下的小县,长官称“长”。吴质,曹丕的亲信。〔世子〕王侯爵位的继承人。〔答教〕为应对尊长的提问而于事前拟好的答案。【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庖官(   ) 佯 怒(   )   大簏(  ) 食讫(   )麾军(   ) 夏侯惇(   )  谮害(    ) 绰刀(   )主簿( )伺察(   )鸡肋( )愈恶()之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适庖官进鸡汤(       )(2)数犯曹操之忌(     )(3)人皆不晓其意(       )(4)径来告曹(     )(5)植然其言(       ) 

3、 (6)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明了。(1)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译文: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译文: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译文:(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译文:    (二)整体感悟4.文章记叙的内容是什么? (三)学习研讨(小组讨论)5.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6.你想到了哪些词给我们概括了杨修的性格特征,它分别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7.结合文中具体事例,分析一下曹操的性格特征。(四)问题探究(小组讨论)8.关

4、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说说理由。(学生展示)(五)拓展延伸9.杨修才华横溢,因其才受曹操赏识,也因才被曹操杀害。学完本文后,我们在做人做事方面受到哪些启示?(六)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