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

ID:49782305

大小:13.06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01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_第1页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_第2页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_第3页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_第4页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食草动物是怎样消化食物中纤维素的?本节聚焦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的原理实验设计与操作提示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纤维素能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利用,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什么是纤维素?纤维素如何被微生物利用?纤维素酶是复合酶,一般至少包括三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葡萄糖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的原理一什么是刚果红染色法?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我们在含

2、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够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是什么?从功能上看,这是一种什么培养基?1、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下图)。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填序号)。量与活性①

3、有透明降解菌说明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催化降解,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与活性有关。降解圈越大,说明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随讲随练二实验设计与操作提示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土壤取样的地点有什么要求?为什么?选择培养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制备选择培养基?如何进行稀释操作?鉴别培养基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进行涂布?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哪些?如何操作?实验操作分为几个步骤?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取样生物与环境的互相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壤中获得目的

4、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1、土壤取样的地点有什么要求?为什么?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环境,可以将滤纸埋在土壤中,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能使纤维素分解菌相对集中,实际上是人工设置纤维素分解菌生存的适宜环境。一般应将滤纸埋于深约10cm左右的土壤中。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所需要的微生物将土样加入装有30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一定温度下震荡培养1~2天,直至培养液变浑浊。也可重复选择培养。2、选择培养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制备选择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___

5、__(固体、液体)培养基,原因是__________该培养基对微生物____(有,没有)选择作用。其选择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没有添加琼脂有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大量繁殖按照稀释涂布法的稀释操作方法,将选择培养后的培养基进行等比稀释101~107倍。3.如何进行稀释操作?101102103104105106按照稀释涂布法的操作方法,将三种稀释梯度的菌液涂布,再取三个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平板涂布作对照组。

6、将培养基平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种培养1-2天,每隔12h观察菌落情况4.鉴别培养基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进行涂布操作?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催化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培养基上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方法一:先,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方法二:在就加入刚果红。培养微生物倒平板前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5.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哪些?如何操作?这两种方法各有哪些优点与不足?染色法优点缺点方法一方法二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操作繁琐,刚果红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操作简便不

7、存在菌落混杂问题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也产生模糊透明圈方法一中NaCl溶液有什么作用?漂洗作用,洗去与纤维素结合不牢的刚果红,以免出现的透明圈不够清晰。用这方法可以判断酶活力的大小,实际上刚果红是结合到培养基的多糖底物,但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能分解这个多糖底物成为单糖,这样刚果红就不能结合上去了,氯化钠溶液就可以使结合不牢的刚果红洗去,这样就留下大大小小的透明圈,大的透明圈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就强。想一想1.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

8、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2.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原因是(  )A.可获得大量菌体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C.在液体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