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交流课件.ppt

中考语文复习交流课件.ppt

ID:50044048

大小:181.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3-02

中考语文复习交流课件.ppt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交流课件.ppt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交流课件.ppt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交流课件.ppt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交流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交流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复习交流青川县初级中学校杨登会二O一三年三月二十二日第一阶段: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复习要点:①字词过关②课内古诗词过关③名著阅读过关第二阶段: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复习要点:①积累与运用包括句子的衔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信息的提取与概括、仿写与修辞、语言运用(广告、标语、对联、漫画、图表、口语交际、开场白、推荐语、赞美词、建议)综合性学习、诗词鉴赏。“是否”“通过……使”“防止”“避免”②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课内比较阅读、课内外比较阅读、课外阅读.③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第三轮复习

2、: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复习要点:①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②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③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第四轮复习:自主学习(考前一星期)复习要点:①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知识结构。②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作文积累语言材料,仿写作文。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书写、字数等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3、指导训练。限时作文。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记叙文阅读1.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设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因为何况但是然而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2.文章内容?方法:看

4、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概括层意的方法:(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2)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例3:(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3.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1)

5、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要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4.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品味题目可以从——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

6、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5.了解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6.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

7、形象,突出中心。7.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8.写作手法及作用?写作手法一般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

8、了文章的表现力。(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5)欲扬先抑(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