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决问题说课稿.ppt

列方程解决问题说课稿.ppt

ID:50089072

大小:14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08

列方程解决问题说课稿.ppt_第1页
列方程解决问题说课稿.ppt_第2页
列方程解决问题说课稿.ppt_第3页
列方程解决问题说课稿.ppt_第4页
列方程解决问题说课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列方程解决问题说课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列方程解决问题华宇希望小学王跃田一、说教材分析二、说教学目的三、说教法及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页。在这个课时以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初步了解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易方程。这一课时是对前期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更是为后面学习列方程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前提。由此可见,这个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我力求尊重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上,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期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教学目标:⑴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获得

2、建立数量关系的方法,能根据题中数量间的关系正确列方程解决问题,并掌握方程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⑵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情景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⑶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实际问题中的关键词句,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等量关系的思维方法,掌握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三、教法及学法教法:充分展开教学过程,给予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关注课堂生成,引导

3、学生不断优化建立等量关系的方法。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反思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集体对话和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积累学习数学的方法和经验。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二)创设情景,探究建构。(三)反思过程,掌握步骤。(四)巩固练习,小结延伸。(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填空,说说这样填的理由。五年级一班有男生x人,女生比男生多4人,五年级一班有男生()人。小红今年160厘米,比去年长高了x厘米,小红去

4、年有()厘米。华宇小学平均每班有x人,6个班一共有()人。2、小明今年11岁,王老师的年龄比他大21岁,王老师今年多少岁?小结: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别的方法吗?今年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类问题的另一种解决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根据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设计旧知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初步感知列方程解决问题是不同于算术方法的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创设情景,探究建构。1、出示教学情境,找出数量。思考:从条件中找出两个已知的的数量。还有那个数量不知道到了?不知道的可以用什么表示?(通常用字母

5、X来表示)2、自主探究,建立等量关系。这三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可以用前面学过的什么工具来演示?(学生借助天平演示数量间的平衡关系)除了用天平演示这三个数量的关系还能用其他方法来演示他们的关系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3、列方程解答并验算。根据建立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强化解方程的过程和两种方法,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4、试一试:你还能想到其他的等量关系吗?列出方程解答。50升50升从学生这些演示方法中,帮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掌握建立等量关系的方法。第一次加的油量+第二次加的油量=总加的油量……这一环节中,做为本课的重点,教师充分给予

6、学生独立探究、交流的时间,在活动中感受将情景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增强学生数感,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反思过程,掌握步骤。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提炼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1、认真审题,找出未知数。2、运用演示的方法,建立等量关系。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4、验算写答语。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对上一个教学环节的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提高学习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四)巩固练习,小结延伸。练习:1题:思考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恰当的等量关系和方程。2题:列出等量关系和方程

7、,不计算。3题:练习本完成教科书108页练习二十一第一题列方程解答。这一环节的设计由简到繁,让学生在有趣的练习中,完整的经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以致用,亲身体验学习的价值。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课后能用你的收获去试着解答这个习题吗?全课小结,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在次基础上加以延伸,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谢谢各位老师的收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