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位数和众数计算公式推导.pdf

谈中位数和众数计算公式推导.pdf

ID:50220716

大小:125.8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2

谈中位数和众数计算公式推导.pdf_第1页
谈中位数和众数计算公式推导.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谈中位数和众数计算公式推导.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方法交流平均指标是统计指标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如图1,用数轴表示变量值,式,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极为广泛。常用的平均累计次数Sm-1指标主要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前三种平均数属于数值平均数,其数值要受每一个变量值大小影响,所累计次数以,当变量值中存在极端值时,就f2容易受其影响,这样也就降低了OLMeU平均数的代表性。中位数和众数属于位置平均数,可以不受变量谈图1中位数下限分式推导示意图值中极端值的影响,所以,有时采在数轴上标出中位数所在组,线段LMe所用中位数和众数作为平均数,更中f包含次数为-Sm

2、-1,中位数所在组次数为2有代表性。位南fm,即为线段LU所包含次数,则线段LMe次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在一般统计学原理教材中都有介绍,数昌与线段LU次数比例为(f-Sm-1)/fm,将此比2其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根据组距数高和等例近似看成为线段LMe长度与线段LU长度的列资料(分组资料)进行计算。其f计算步骤是,首先判断中位数或众众专2-Sm-1科比例,那么线段LMe长度应等于!i,数所在组,然后,代计算公式直接数fm可得到中位数或众数的近似值。学f-Sm-1校所以Me=L+2!i(i为中位数组组虽然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但为什么计f

3、m这样计算,计算公式怎么理解,又算距,即U-L)。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这些问题在一刘二、众数(Mo)计算公式推导般统计学原理教材中都没有介绍。公太所谓众数,指总体中最常见的变量值,即在所以,学生往往对计算公式只能是式平研究和考察某种社会经济现象时,重复出现次死记硬背,而不能灵活运用。下面数最多的那个变量值。根据组距数列资料计算就中位数和众数计算公式的推导推众数分两步进行:谈谈自己的思路。导1.确定众数所在组,即次数最多的组;一、中位数(Me)计算公式推导2.代公式(上限公式,下限公式)。所谓中位数,指将总体各单下面就下限公式,采用插补

4、法按比例进行位按其标志值大小顺序排列,位推导。于中点位置单位的标志值,此值即是这一数列如图2,在直角坐标中,的中位数。按组距数列计算中位数分两步进行:f211.计算各组累计次数以及中点位次,确定f2中位数所在组。12.代公式(上限公式,下限公式)。f3上限公式和下限公式是一致的,而且公式推导也相似。下面就下限公式用插补法按比例OLMUo进行推导。图2众数下限分式推导示意图20经验交流运用公关原理提高统计教学效果济南大学王光玲公共关系是公关主体与客体进行双向信息想象力,成为每个统计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之交流的联系活动,

5、它不仅是一门沟通艺术,也是一。笔者认为,从公关的角度出发,创造和谐的一门管理艺术。其核心思想是塑造公关主体的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和练就高超的良好形象,使之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创造有讲课技巧是提高统计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利的发展环境,进而实现主体的最终目标。从一、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推销∃自己教学过程看,它恰恰符合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从一门课的教学过程看,讲课好比商品推传播销。你对知识的推销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即教师学生。因此,应用公共关系的基本决于教师自我形象的推销。因为在交往活动原理指导统计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中,

6、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人总是倾向于接纳,而对要意义。不喜欢的人则本能地加以挑剔和排斥,从而造统计学科尤其是统计学原理,概念多而抽成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因此,新任课老象,公式多而复杂,内容亦难易交叠,容易造成师首次与学生见面必须重视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学习的枯燥感,使得统计教学难度大于其它学印象。因为在人们的社会认识中,首次出现的科。因此,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刺激物所留下的印象往往最深刻、最持久,并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丰富的有概括性。这实际上就是公关传播活动中的L、U∀∀∀分别为众数组下限、上限;1

7、LMo

8、

9、L

10、Mo

11、即:==f1、f2、f3∀∀∀分别为众数组前组、众数组、1+2

12、LMo

13、+

14、MoU

15、i众数组后组的次数;1故:

16、LMo

17、=!i1+21、2∀∀∀分别为众数组与众数组前组、众所以:Mo=L+

18、LMo

19、数组与众数组后组的次数之差;1i∀∀∀众数组组距(U-L)。=L+!i1+2横轴表示变量值,纵轴表示次数,根据相似(责任编辑鲁志贤)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高成比例,得1

20、LMo

21、=2

22、MoU

23、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