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ppt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ppt

ID:50323351

大小:685.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3-1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ppt_第1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ppt_第2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ppt_第3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ppt_第4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基本要求(ACEI)掌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熟悉常用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的特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Renin-angiotensinSystem张崇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BP160/110mmHg,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心脏向两侧扩大,双下肢浮肿。心电:窦性心动过速、左室肥厚。诊断:高血压病Ⅱ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第一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构成RAS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组成的体液系统,在调节心血管正常生理功能及高血压、心肌肥厚

2、、充血性心衰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糜酶旁路卡托普利阻断RAS的病理作用可从上述三个位点着手1.抑制肾素以减少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AngⅠ;2.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以减少AngⅡ的产生;3.拮抗AT1受体以阻断其升压及其它病理作用。肾素抑制剂:能有效的、高度选择性抑制RAS系统,具有抗交感作用,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强于ACTI和AT1拮抗剂,预期副作用小。第一代肾素抑制剂:属肽类,雷米克林、依那克林具有生物利用度低,口服有首过效应,易为蛋白酶水解等缺点,临床应用价值低。第二代肾素抑制剂:非肽类,阿利吉仑,口服有效,持续降压24h以上,200

3、7年FDA批准上市,2010年3月中国上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第二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常用药: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赖诺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等CH2CHCH3ONCCHZn2+-SH+COO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CH2CHCH3ONCCHZn2+-SH+COO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一、ACEI研究发展史:1965年,由塞尔吉奥·恩里克·费费拉领导的一个巴西研究小组在南美蝮蛇毒液中发现了一种肽,可以令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这种肽后被统称为缓

4、激肽增强因子,后来利用它研制出ACEI。卡托普利上市至今上市>16在研>80种盐酸贝那普利片第二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作用机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1.AngⅡ的生成↓血管扩张,醛固酮生成减少→血压下降抑制心血管细胞增生肥大→抗心血管重构2.缓激肽的降解↓缓激肽↑→激活缓激肽B2受体→NO↑和PGI2↑→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心血管细胞增生肥大、抗心血管重构;对抗自由基,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脏作用;增敏胰岛素受体。二、药理作用应用醛固酮减少 血管扩张阻止心血管病理性重构抗心肌缺血与心肌保护作用胰岛素增敏作

5、用高血压CHF及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及其它肾病血压缓激肽堆积减少AngⅡ生成心、血管保护作用三、不良反应:轻微。⒈首剂低血压(3%):PO吸收快,F高,宜小量开始。⒉肾功能损伤:对肾动脉阻塞/肾动脉硬化造成的双侧肾病,用后会加重肾功能损伤,由于影响AngⅡ对出球小动脉收缩的作用,降低肾灌注压,导致滤过率与肾功能降低。AngⅡ减少三、不良反应:轻微。⒊咳嗽(6-12%):无痰干咳,是被迫停药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肺内缓激肽和PG积聚有关。⒋血管神经性水肿:用药1月内出现,多发生在面、口腔、鼻部与缓激肽增多有关。5.低血糖:特别是卡托普利增强对

6、胰岛素的敏感性。醛固酮减少⒍高血钾:AngII减少,引起醛固酮减少,有个体差异在肾功能障碍及同时服保钾利尿剂者更多见。⒎妊娠与哺乳:妊娠中后期可致畸。缓激肽增多三、不良反应:轻微。⒈首剂低血压⒉肾功能损伤:⒊咳嗽:无痰干咳⒋血管神经性水肿:5.低血糖:醛固酮减少⒍高血钾:⒎妊娠与哺乳:AngⅡ减少缓激肽增多常用ACE抑制药的特点卡托普利(captopril)第一个用于临床【药理作用】直接抑制ACE的作用胰岛素敏感性增高【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为75%,宜在进餐前1h服用。T1/2为2h。【临床应用】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

7、梗死糖尿病性肾病:FDA唯一批准应用的ACE抑制药【不良反应】咳嗽、因含-SH,青霉胺样反应(味觉障碍、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第三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受体)拮抗药一、特点:受体水平阻断RAS,拮抗ACE及糜酶旁路产生的AngII,作用专一对AT1受体有高度选择性,亲和力强,作用持久。治疗高血压、心衰疗效与ACEI相似。常用药:氯沙坦、缬沙坦、坎替沙坦、依普沙坦AT1受体拮抗药与ACEI比较及合用问题:1、机制不同2、AT1受体拮抗药不抑制ACE,不产生缓激肽增多,不引起的咳嗽,无胰岛素增敏作用。在不能耐受ACEI的咳嗽病人,

8、可改用AT1受体拮抗药。3、拮抗ACE及糜酶旁路产生的AngII,阻断作用更完全。4、但缺乏缓激肽-NO途径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抗心血管重构作用弱。ACEI作用特点相反,两药合用疗效相加,不良反应未见增加,有一定使用前景。氯沙坦(lo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