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oc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oc

ID:50344533

大小:364.50 KB

页数:127页

时间:2020-03-08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oc_第1页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oc_第2页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oc_第3页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oc_第4页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第

2、1.0.2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注:本规范一般略去"抗震设防烈度"字样,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简称为"6度、7度、8度、9度"。第1.0.4条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第1.0.5条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或

3、与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第1.0.6条建筑的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精品文档,供参考!第2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1术语第2.1.1条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fortification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第2.1.2条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fortification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和建

4、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第2.1.3条地震作用earthquakeaction由地震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第2.1.4条设计地震动参数designparametersofgroundmotion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曲线、加速度反应谱和峰值加速度。第2.1.5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designbasicaccelerationofgroundmotion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第2.1.6条设计特征周期designcharacteristicperio

5、dofgroundmotion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第2.1.7条场地site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平面面积。第2.1.8条建筑抗震概念设计seismicconceptdesignofbuildings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第2.1.9条抗震措施seismicfortificationmeasures除地震

6、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第2.1.10条抗震构造措施detailsofseismicdesign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的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精品文档,供参考!2.2主要符号第2.2.1条作用和作用效应FEk、FEvk--结构总水平、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GE、Geq--地震时结构(构件)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ωk--风荷载标准值;SE--地震作用效应(弯矩、轴向力、剪力、应力和变形);S--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Sk--作用、荷

7、载标准值的效应;M--弯矩;N--轴向压力;V--剪力;p--基础底面压力;u--侧移;θ--楼层位移角。第2.2.2条材料性能和抗力K--结构(构件)的刚度;R--结构构件承载力;f、fk、fE--各种材料强度(含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标准值和抗震设计值;[θ]--楼层位移角限值。第2.2.3条几何参数A--构件截面面积;As--钢筋截面面积;B--结构总宽度;H--结构总高度、柱高度;L--结构(单元)总长度;a--距离;as、a's--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边缘的最小距离;b--构件截面宽度;精品文档,供参考!d--土层

8、深度或厚度,钢筋直径;h--计算楼层层高,构件截面高度;ι--构件长度或跨度;t--抗震墙厚度、楼板厚度。第2.2.4条计算系数α--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vmax--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γG、γE、γw--作用分项系数;γRE--承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