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春天.doc

老北京的春天.doc

ID:50374141

大小:4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8

老北京的春天.doc_第1页
老北京的春天.doc_第2页
老北京的春天.doc_第3页
老北京的春天.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北京的春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编写者:张娟执教时间:2011年12月6日课题老北京的春节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假”的用法。会写9个生字。2.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体会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人过春节的不同之处,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激起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教教学过程(一)歌谣激趣,谈话导课  同学们,我在网上下载了一首歌谣,是关于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的。你们想读吗?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

2、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读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感受?  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写了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题目就叫:老北京的春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想办法认识。  (2)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通过自读提示,重在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逐步培养自学的习惯。)  2.小组内检查生字。  3.教师抽查“规矩、亲戚、预示、放假”的读法。指导“规矩”的写法。(读写结合,分散了写字的

3、难点。)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同学们,你们能把课文通顺地读下来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春节的开始、高潮、结束分别在哪一天?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2.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腊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播歌曲《恭喜恭喜》,幻灯片播放与春节有关的图片,让学生们重新回味过年的喜庆的氛围,问同学们除了上述在图片中展示的事物外,还有什么与过春节有关的事物?教  (开始)(高潮)(结束)  3.你觉得哪些段落写得最有趣?自己找出来读一读。  (四

4、)创设情境,精读品味  1.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在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你能画出这一段的的总起句吗?(到了除夕可真热闹。)我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像,也体现了除夕的热闹情景,愿意欣赏吗?  2.放映录像,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从这段录像上看到了或者联想到了课文中哪些句子,请你自己在座位上轻轻地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按照自己的体会读相关句子。  (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颇为巧妙。学生在读“根据录像所联想到的句子”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理解课文,而且这种理解是个性化的,是“感悟性”的,而不是机械的。)  3.你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除夕的热闹情景表现出来吗?(学生比较辨析三段音乐,认为其中一段活泼欢快

5、,较为合适。然后学生在此背景音乐中朗读课文。)  4.刚才的录像非常有趣,你们想不想自己做导演,拍摄一段录像?请同学们自读第六自然段,小组之间讨论,要拍摄这样的录像需要做哪些准备。 5.现在,你们就是导演了,请把你们的计划告诉大家,好吗?(有趣的情境,亲切的话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生1:我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灯。  师:什么样的,请具体说说。  生1:这些灯有玻璃的,有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的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  生2:还要准备走马灯、纸灯、宫灯、带有小铃铛的灯。  师:每样的准备一盏,准备九盏够吗?  生(激动地):不够不够。课本上说,有名的老铺都要

6、挂出几百盏灯来,应该准备很多很多这样的灯。  生2:还应该准备荷花灯、猴子灯等。  师:哦,我怎么没见书上写这样的灯?  生3:书上有个省略号,省略了很多种形状的灯。  师:你们可真是些善于观察的孩子。那么灯准备好了,我们把它们挂在哪儿呢?  生:挂在大街上。  生:挂在一些商店门前。  生:挂在家里。  师:导演们设计好了么,可以开拍了吗?  生:还得等到有月亮的晚上。  师:我们的录像里有了各种各样的灯,还缺什么呢?2.在大家谈了自己家乡过春节的情况之后,那么大家是不是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呢。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过春节?为什么我们把春节称为“年”?我们在过年,那么其他地方、其他民族的

7、人们是不是也在过年呢?。  生:一人突然举手:还得有很多看灯的人!  师:我们拍好了录像,还得配上音乐和解说。我们来练练这一段的解说词,怎么样?  (配乐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6.请自读课文2、5自然段,在书上做上批注。(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给学生创造与文本对话的空间,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五)拓展练习  1.背诵课文4、6自然段。  2.搜集我们的家乡过年习俗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资料,并利用资料说说我们博兴过年的习俗。板书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