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ppt

自身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ppt

ID:50380365

大小:1.56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3-12

自身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ppt_第1页
自身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ppt_第2页
自身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ppt_第3页
自身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ppt_第4页
自身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身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身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凤华输血的危险及代价常见的输血反应及并发症①梅毒、艾滋病毒、肝炎病毒和其它血源致病源交叉感染。②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或蛋白抗原产生的同种异体免疫作用所致的溶血、发热、过敏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病。③免疫功能下降。癌症患者输异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导致手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率增高。④由于异体血液对受血者免疫功能的抑制,增加了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输血的原则输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1.能不输血者不输;2.能少输不多输;3.尽可能不输全血,如由输血指征,应该围绕输血的目的有针对性的输某种成分血。最好输自体血安全血

2、液保护⑴自身输血包括术前自体贮血、手术前麻醉后等容稀释放血、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⑵血液麻醉手术前使用纤溶酶抑制剂、可逆性血小板抑制剂或凝血酶抑制剂,以抑制某些血液成份的最初反应,使之不能激活或出于“冬眠状态”,手术结束后再恢复或“苏醒”。抑肽酶可减少失血50%左右,氨甲环酸和氨甲苯酸可减少失血30%。⑶术中控制性低血压足够的麻醉深度和控制性低血压可减少失血30%。《医疗机构临床管理办法》中第十五条规定对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或者动员患者亲友献血。医疗机构要把上述工作情况作为评价医生个人工作业绩的重

3、要考核内容。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自体输血的分类㈠贮存式自身输血贮存式自身输血就是把自身的血液预先贮存起来,以备将来自己需要时应用。任何人都可预存自己的血液,甚至可以达到商业化,即建立“血库银行”。应用最广泛的是择期手术前采集患者的自身血液,预存于输血部门,待手术时还输患者。㈡稀释式自身输血在患者麻醉后临手术前,在静脉采集一定量的自身血液,在手术室暂短贮存,在放血的同时输注晶体和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在患者处于血容量正常的血液稀释状态下实施手术,在手术后期或结束时再回输患者的自身血。㈢回收式自身输血用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与适当的

4、医疗器械或自体血液回收机,将手术中或创伤后流失在手术视野或体腔内的血液回收,经机器过滤、洗净、浓缩后,于手术中或手术后回输给患者。㈣其它血液成分自身输注或移植除了红细胞以外,其它血液成份也能被采集、保存、回输,其中包括自身血小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纤维蛋白原、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尤其是自身血小板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应用得比较广泛。自身输血的优点①避免艾滋病毒、肝炎病毒和其它血源性致病源交叉感染的危险。②无抗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或蛋白抗原产生的同种异体免疫作用所致的溶血、发热、过敏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病,也无异体输血配型失误造成不幸事故的危险

5、。③减少癌症患者输异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导致手术后肿瘤早期复发。④避免了异体血液对受血者免疫功能的抑制,降低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⑤术前实施的多次采血,能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增加红细胞的生成,使患者手术后造血比手术前快。⑥不需要输同种异体血或减少同种异体血的用量,并免去交叉配血和减少输血前多项检测试验,节约患者的输血费用。⑦稀释自身输血可降低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并改善微循环,可以取得对组织的最佳送氧效果。自体输血优点一、稀释式自身输血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输血新技术,是减少同种异体血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在血容量正常,氧合

6、度充足和心脏功能正常的前提下,患者可以接受一定量的液体,使血液中度稀释而不会引起氧合度不足的危险,其相应的凝血因子的稀释也不会增加出血倾向。稀释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身输血的优点1.手术时应用稀释式自身输血,可以减少红细胞的损失,减少同种异体血的需求。2.手术前在手术台上采集的自体血在体外仅贮存几小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仍具有活力,将富含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自体血于术后回输,可减少患者术后出血。3.稀释式自身输血还可以改善组织微循环。4.稀释式自身输血安全可靠,可节省40%~50%的同种异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血液稀释的生理变化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

7、胞、血小板)血浆(包括胶体成分和晶体成分)血液组成血浆占血液总体积的50%~60%红细胞占血液总体积的40%~50%血液中水分占78%~82%,血液稀释时,红细胞减少,可影响血液的携氧能力,但如果血液稀释不超过一定限度,机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代偿,血液稀释可以改变血液的流变学特性,对血液动力学产生有益的影响。稀释式自体输血(一)对血液粘度的影响血液粘度与红细胞容量及血浆蛋白的浓度密切相关,其中红细胞压积是血液粘度是否增高的主要决定因素,血液粘度的增高主要是由于细胞——血浆蛋白质相互作用引起的红细胞集聚和叠连。稀释式自身输血时,在人工放血的同时输

8、入外源性液体置换血液,此时血液中红细胞容量减少,液体容量增高,集聚的红细胞出现解聚,叠连的红细胞分散,使血液粘度明显下降。稀释式自体输血(二)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