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探究.doc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探究.doc

ID:50581684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探究.doc_第1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探究.doc_第2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探究.doc_第3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探究.doc_第4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探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也在增加。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与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其发展趋势。文章发现我国大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正在逐年上升,中小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正在逐年下降。而且本文进一步发现,大型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的速度高于中小型银行流动性风险下降的速度。【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存贷比一、引言存贷比衡量银行的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存贷比越小,说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越低。然而流动性风险与银行的收益是相互制约的。银行在吸收存款增加流动性的同时,还需要向储户支付利息。同

2、样的,银行在发放贷款降低流动性的同时,也会收到贷款利息。因此,流动性风险越高,银行的收益越高。商业银行往往在利益的驱使下,忽略了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酝酿着流行性危机。为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进行监管,我国规定银行存贷比日均不得高于75%。然而在实际中,很多银行的存贷比都越过了这条红线,尤其是中小银行,平均存贷比远远超过75%。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初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对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良好的中小银行,允许有条件适当突破存贷比。即在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中取消75%存贷比这一硬性规定,但是存贷比监管仍将作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日常考核的一项内容。那么,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3、到底是如何发展的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二、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统计由于大型银行的存贷比整体较低,而中小型银行的存贷比相对较高,于是本文把商业银行按照规模分为两类一一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分别研究他们的存贷比。本文采用存贷比的变化率来刻画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发展趋势。如果变化率为正,说明存贷比在提高,流动性风险增加;如果变化率为负,说明存贷比在减少,流动性风险降低。(二)线性回归为了进一步验证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以存贷比为自变量,时间为因变量,分别研究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的存贷比发展趋势,回归模型如下:Yt=a+btXt+£t(1)Y——时

4、间Xi——大型银行(或者中小银行)存贷比三、实证结果①(一)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图1为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这36个月中,我国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存贷比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型银行的存贷比低于中小银行的存贷比,而且大型银行的存贷比有增长的趋势,而中小型银行的存贷比有下降的趋势。本文分别计算了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的存贷比月变化率,表1中的数据是将月变化率按照年度为单位进行平均之后的结果。从表1可以看到,我国大型银行的年平均存贷比变化率是正值,且有增加的趋势,说明我国大型银行的存贷比是逐年增加的,且增加的越来越快。而我国中小银行的年平均存贷比是负值,且绝对值越来越小,说明我

5、国中小型银行的存贷比是在逐年降低,但是降低的速度有放缓的趋势。(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从表2可以看到,在大型银行的回归结果中,存贷比的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我国大型银行的存贷比有增长的趋势。在中小性银行的回归结果中,因变量存贷比的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我国中小银行的存贷比有减少的趋势。将大型银行的回归结果与中小型银行的回归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大型银行的自变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于中小型银行,说明大型银行的存贷比变化得比中小型银行快。四、结论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和线性回归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我国大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正在逐年上升,中小型银行的流动性

6、风险正在逐年下降。而且本文进一步发现,大型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的速度高于中小型银行流动性风险下降的速度。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有上涨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外资银行的竞争、国家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来自于银行自身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不足。商业银行应该在利润与风险之间做好权衡,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收益而忽略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注释①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数据库。参考文献[1]DWDiamond,PHDybvig.bankruns,depositinsurance,andliquidity.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Jun,19

7、83,Vol.91,No.3,pp.401-419.[2]MarkusK.Brunnermeier,LasseHejePedersen.MarketLiquidityandFundingLiquidity・TheReviewofFinancialStudies.2009,Volume22,Issue6.作者简介:蒋月婷(1986-),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工作单位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金融系,职称是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管理会计、资产定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