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南京雨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doc

2012南京雨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doc

ID:50715738

大小:9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4

2012南京雨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doc_第1页
2012南京雨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doc_第2页
2012南京雨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doc_第3页
2012南京雨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doc_第4页
2012南京雨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南京雨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一(24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①“▲,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②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④越明年,▲,▲,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⑤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⑥▲,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⑦人们常引用欧阳修的一句名言“▲”来表示那些意

2、不在此而在彼的行为。⑧花无语,人有情,花草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菊花里有陶渊明的隐士情怀:“▲,▲”莲花里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诘责(jié)绯红(fēi)深恶痛绝(wù)B.禁锢(gù)畸形(qí)颔首低眉(hàn)C.犀利(xī)  鞭挞(tà) 正襟危坐(jīng)D.执拗(nìu)  馈赠(kuì)   参差不齐(cān)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多姿多彩心旷神怡转弯抹角消声匿迹B.明辨是非川流不息迫不及待阴谋鬼计C.周道如砥遮天蔽

3、日鳞次栉比张皇失措D.变换莫测流连忘返幅员辽阔谈笑风生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4分)那千姿百态的雨花石,或晶莹剔透耀人双目,或明暗交织令人称奇,或线条流畅如流水舒缓。它们是无言的诗,有形的画。我醉心其中,(A)10不能不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而瞠目惊叹!任思绪的骏马跨越时空,我突然发现,自然界春夏秋冬的风雨,人世间喜怒哀乐的感受都悄然印证在方寸之石上。(B)于是,我的心海荡起雨花石般美丽的涟漪。(C)大自然亿万年的磨砺,才有雨花石的精美、温润、华丽和神奇。石如此,人亦如此。。(D)啊,人与石竟然有这般惊人的相似!(1)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有一个用词不

4、当,这个句子是(▲)(填写序号)(2分))在文中画线的空白处,填上和上下文意思连贯的句子。(2分)▲5.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李鬼”是名著《▲》中的人物,在这里是指_____▲______。(2分)6.读下面遗忘曲线图,回答两个问题。(4分)(它的横坐标代表记忆天数,纵坐标代表记忆保持量。)(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曲线图表明的遗忘发展规律:(2分)▲(2)遗忘发展规律,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回答要用到《论语》中的话)(2分)▲二(43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15分)【古诗】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

5、蚕种已生些①。平岗细草鸣黄犊②,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③。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②犊:牛。③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7.请展开想像,描写“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所表现的田园春光。(2分)                   ▲                               108.词中加点的一个“破”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力。(2分)                    ▲                         

6、                        【古文】韩信拜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②!”上曰:“吾亦欲东③耳,安能郁郁久居

7、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④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上:指汉王刘邦②顾王策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③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④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9.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信数与萧何语不可

8、胜数B.臣追亡者耳生死存亡C.若所追者谁若无其事D.王素慢无礼素昧平生10.下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