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导: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doc

高考指导: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doc

ID:50960822

大小:4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16

高考指导: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doc_第1页
高考指导: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doc_第2页
高考指导: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doc_第3页
高考指导: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doc_第4页
高考指导: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指导: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指导: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一、高考冲刺阶段如何复习地理1.回归教材教材中的基本内容、重要知识点是高考试题解答原理的源泉。考题以课本为基础进行雕饰,加以延伸,所以只要将教材中的内容看透、理解透,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首先,要特别注意课本中的图表及图表下的注解,对图表进行观察、分析、理解、运用。因为在高考中出现的读图题,大多源于课本中的基本图像知识。其次,理解课本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原理、数据,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当然,光看不行,还需做适当的读书笔记,将课本读薄。第三,不要忽视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和课后习题,对这些要做出必要的理

2、解与记忆。最后,要将自己整理的读书笔记经常拿出来翻阅,以加深印象。2.常看地图册复习时,应与地图册形影不离。在高考试题中,有关区域地理的分值比重较大,所以识记地图册很有必要,要在脑海中形成多维立体动态图像。首先是定位,记住常见的一些经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30°N、35°N、30°、20°W、160°E、30°E.90°E、110°E、120°E和0°、180°线等所穿过的地形区与国家,也可依据大陆、海洋轮廓、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其次是叠加。叠加如“三明治”般有层次感,便于整体记忆。以中国政区为例,在34个

3、省级行政单位分布基础上,从下往上,分层依次叠加与各省相对应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如气候类型、植被、地形、河流分布、土壤、资源种类、自然带、干湿地区、内外流区、耕作制度、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交通、人口、文化景观、环境问题、商品粮基地、经济带、城市发展、自然灾害等。在处理世界政区时也应如此,但要再加几层,如洋流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图、风带图、六大板块示意图等,大家可选择自己熟悉的已有信息和要记忆的信息相叠加,使已知和未知的知识联系起来,记忆效果会好一些。最后,联系自己叠加后的知识点,进行区域间的比较:如中国与世界

4、各区的相互联系、中亚与中国的联系、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联系等。3.查漏补缺经过一、二轮系统复习后,还会有散落的知识点与解题规律,这需要我们在做练习或测试题时,查出“漏网之鱼”。切记:做题应选择综合性强的,避免题海战术,以免浪费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进行专题训练,然后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内在联系。4.重视“错题”在冲刺阶段,或多或少总会有做错的题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件好事,因为它暴露了你的知识盲点,加强学习便于“对症下药”。临考前再次翻看“错题集”,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5.关注时事多留意一下重大时事,并了解

5、与时事相对应区域内的人文、自然地理特征。热点问题复习的对策(1)找准热点地理高考的热点与政治高考的热点有所不同。我们不能机械地把时间跨度定为一年。因为,许多重大热点如南水北调、三峡工作等,从计划提出到工程实施及完成,本身的时间跨度都很大。因此,我们既要关注它们的“过去时”状态,更要掌握它们的“现在进行时”状态,甚至还要注意它们的“将来时”状态。而且,高考对热点问题的考查还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环境保护、可持续发理分布、形成原因、热点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把与热点有联系的主干知识,迁移、重组、整合在一起,形成能

6、够自然顺畅分析热点问题的、具有综合思维价值的知识体系。除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高质量的以综合题为主的试题进行练习、对其精要部分加强记忆外,还要进一步思考其与课本知识的关系,提高自己对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3)把握紧密度通过热点问题设置新情景,其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围绕课本,最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知识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在进行热点问题复习时,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和处理热点,也就是注意把热点问题所反映到的学科知识点弄懂,并能灵活运用;要能够运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说明特点;由于很多跨学

7、科综合题是由单科老师命制而成,因此,在跨学科综合练习时,要注意把与教材结合不够紧密,甚至不适合现行教材的内容删去。(4)注意深度热点复习的本质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热点本身的掌握,更主要的是为了深化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如果在热点复习中,只是罗列大量的材料、数据,不注意去揭示热点的本质,就只能使热点复习走入舍本逐末的误区。所以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热点复习达到一定的深度。但也要注意避免像新闻媒体那样从宏观方面泛泛而谈或像专家学者那样进行专业性探讨。新闻媒体、专家学

8、者的探讨,能开拓我们的思维,对我们的复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因为他们可以使用专业术语、专业理论,可以具有批判性、探索性,可以是个性化的一家之言,而高考命题受制于《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试题的答案必须是成熟的有定论的观点,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有很高的认同度。高考一定会考热点,但不可能考所有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