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反思.doc

《雷雨》教学设计、反思.doc

ID:50982525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雷雨》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1页
《雷雨》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2页
《雷雨》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3页
《雷雨》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雷雨》教学设计、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二年级《雷雨》教学反思《雷雨》是小学语文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课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神奇。在学习“雷雨后”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文,并说说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学生们都认真读书,课文中所描写的雷雨后的景色全找了出来。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追问:“你们觉得这部分课文中哪些字词用得好呢?为什么?”这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的兴致很高,纷纷举手发言,说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说:“我认为‘挂’字用得好,这个字让我们感受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

2、在天空,美丽极了。”还有的说:“我觉得‘坐’字用得好,坐着是很舒服、很快乐的,这个字让我感觉到蜘蛛很悠闲、很自在。学生不仅理解了词意,而且懂得了用法。有的学生还能将前后文对照着说,比如“坐”一字,学生对比前文的“垂”字,自然就理解了雷雨前后的不同,不用老师说,就能很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训练能力.用“……越……越……”、“……渐渐地……”说一句话。这两个句式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在这里既是对学生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最佳

3、时机。在体会雨后景象后,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是那只鸣叫的蝉,是那只坐在网上的蜘蛛或是那只快乐的青蛙,你会说些什么呢?学生通过看动画等活动,有了深刻的体会,说起句子来就不会显得苍白无力了。这样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抒发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阅读文本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实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指导朗读教学雷雨前这一部分时,我通过让学生感受动画,做“压”“垂”的动作进行指导,学生兴趣浓厚。在指导雷雨中这一部分时,我抓住了重点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在这一环节中,我提倡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如:有的学生用拍手打节奏或小手轻拍桌

4、子等通过不同的声音来体会雨下得很大。都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上完本节课时,总觉得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在引导学生说下大雨时,还有哪些东西也看不清了,学生说的范围较窄,而我又没有及时地进行引导,使得这一环节有点脱节。在请同学们与老师看板书复述课文时,语言不够精炼,随意性较大,使这一环节没有达到我所预设的效果,这主要是教师本身的随机教育能力欠缺的问题。以上是我在教完本课后的教学反思。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加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程:一、复习。   1、卡片认读生字词   2、上堂课我们知道课文讲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这堂课我们要去看看具体的景象。    (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二、品读领悟   研读“雷雨前”1、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又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

6、的回答相机点拨。     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人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什么?不下雨时风是怎样吹的?为什么要加一个“忽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自然段讲的是“叶子动也不动,”加上“忽然”表现了天气的变化。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哪个字写得好?为什么?读一读。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  研读“雷雨中”1、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7、?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如: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  研读“雷雨后”1、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   2、展示自己的画。   3、美读这一段。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