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导管的护理》PPT课件.ppt

《漂浮导管的护理》PPT课件.ppt

ID:51105249

大小:6.30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3-18

《漂浮导管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漂浮导管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漂浮导管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漂浮导管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漂浮导管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漂浮导管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漂浮导管置管配合与护理概述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通过气囊漂浮导管行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及时准确提供患者左右心腔的压力信息及心排出量(CO)情况,用于指导危重病人的治疗。漂浮导管的监护技术适应症⑴危重病人:MODS、ARDS、休克及各类大手术和高危患者⑵循环功能不稳定者⑶急性心梗⑷区分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4Swan-Ganz导管的作用测量肺动脉压气囊充气时测量肺动脉嵌压测量右心房压力(中心静脉压)通过温度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通过光纤法测量混合血氧饱和度5S-G导管的插入技术和途径常用的穿刺

2、部位穿刺途径基本设备插管步骤6穿刺部位⑴颈内静脉⑵锁骨下静脉⑶颈外静脉⑷贵要静脉⑸股静脉右侧的胸膜顶低于左侧,不易刺入胸膜,避免气胸、血胸右侧没有胸导管,不易发生乳糜瘘右侧解剖变异少,易于穿刺定位右侧的颈内动脉位于静脉的后内侧且平行走行,可减少刺穿动脉的几率穿刺部位—首选右颈内静脉8基本设备管道部分传感部分监测部分黄色的远端腔终止于导管的尖端,用于肺动脉压力监测。红色的腔用于膨胀气囊。气囊距导管尖端1cm,气体容量为0.5—1.5ml。蓝色腔的开口位于距导管尖端30cm处,用于右房压力监测和热稀释法测量

3、心输出量时推注冰盐水。圆形接头是热敏电阻接头,将其位于距管端4cm处的电热阻丝感知的温度变化传递到监测系统,用于测定心输出量。11管道部分热稀释漂浮导管(成人7F,小儿5F,婴儿4F)经皮穿刺鞘组(与漂浮导管相配套)lumeishan12传感部分传感器套件(包括:高压连接管/三通/压力帽/冲洗装置)输液加压袋(或输液泵)lumeishan13监测部分具有有创压力和心排量监测指标的监护仪15插管步骤(一)插管前准备工作准备好压力传感器,冲洗加压器,并连接好打开包装,取出Swan-Ganz导管,把肺动脉,中

4、心静脉管腔注入肝素盐水,并用液体气泡法检查气囊的完整性16插管步骤(二)经皮做中心静脉穿刺,放置好皮鞘管17插管步骤(三)在冲洗中心静脉和肺动脉腔时,令导管尖端向下,在测试小壶中多充些水18插管步骤(四)球囊充气,检查有无气泡冒出将棕黄色端(PA)连接至压力传导组上,监测压力信号19插管步骤(五)握住导管两端,把导管保护套向下拉,使得导管的尖端缩回到无菌保护套里20插管步骤(六)取下导管上端的小壶,并把两压力腔接好压力传感器21插管步骤(七)按照飘浮导管的自然弯曲度理顺导管导管尖端送入深静脉的方向为心尖

5、方向,左上45°角。一边向下插入导管,一边把无菌保护套攒起来22插管步骤(八)导管进入右心房后就把球囊充气,球囊将携带导管随血流漂入右心室,最后嵌入肺小动脉内。在此过程中,球囊一方面是为了使导管能漂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导管尖端对心内膜的刺激,避免引发心律失常置管前--物品准备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漂浮导管包、压力套件、监护设备、除颤仪及抢救药品消毒用品、肝素水、利多卡因、5ml、10ml、50ml注射器、皮肤贴膜、三通、方纱等肝素水的配制方法:5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0.5ml肝素钠,稀

6、释成含肝素6u/ml导管的选择护理配合测量病人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公式:体表面积(m2)=0.006×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建立外周静脉通路。测量并记录病人的心率、律和血压。病人置于头低脚高位,头转向左侧。协助术者消毒、铺巾、局麻、穿刺颈内静脉、放置鞘管并缝合固定。测压套件和调零点将肝素盐水放入压力袋中,并将压力袋挂好,将压力充至300mmHg连接压力传感器,轻轻提拉换能器的排水阀使管道里充满水,以免有任何气泡将换能器固定在病人心脏的中部水平或腋中线水平,扭转三通,使换能

7、器与大气相通,待监护仪压力数值显示为零时,表示零点调整完毕调整压力标名为PAP,压力标尺为30-60mmHg。置管中的配合1.护士应使患者维持合适的体位,当医生进行穿刺时,确保患者安静勿动,因锁骨下静脉接近肺尖,进针方向及深度的失误有致气胸的危险。2.在整个插管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不断向患者解释插管的进展,以减轻患者焦虑心理,促使患者在实施过程中主动配合,从而提高置管成功率。3.重点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血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在导管插入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心律变化,因导管顶端对心内膜的刺激

8、易诱发心律失常。多为室性早搏,此时应提醒医生变换导管位置,如仍不能缓解,则应考虑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置管中的配合4.严密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呼吸深浅度、呼吸频率、潮气量、通气量、气道压力和阻力、肺顺应性、吸入氧深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患者常伴有呼吸道或者肺部问题,应早期给予足够吸氧,改善缺氧状态,一般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3l/min。及时发现有无气管受压迫,穿刺造成血气胸等并发症。5.插管同时需连续监测压力波形和压力值,及时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