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热传递,教学反思.doc

内能,热传递,教学反思.doc

ID:51138887

大小:6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19

内能,热传递,教学反思.doc_第1页
内能,热传递,教学反思.doc_第2页
内能,热传递,教学反思.doc_第3页
内能,热传递,教学反思.doc_第4页
内能,热传递,教学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能,热传递,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能,热传递,教学反思内能,热传递,教学反思(一):《内能》教学反思2份《内能》教学反思惠农中学王玲本节知识点均属“了解"“认识”“初步认识”的层次,考虑到农村初中的学生刚刚接触热学知识,内能热量等概念都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从H常生活现象入手,采用“类比杠联想”等方法引入概念,不追求概念过分严密的表述。教学时不比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概念的文字表述,而要注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对相关现象进行归纳概括,进而形成概念。具体教法安排如下:本节课我首先通过常见的有关内能的图片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与机械能的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再结合分子动理论说明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最后通过演示实验展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

2、种方式。我个人觉得教学方法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思路比较顺畅,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内能的概念。本节课中,学生在认真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交流讨论,亲身实验,感受体验,例举实例,强化应用。具体教学过程:(一)本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展示三幅图片:1、钻木取火;2、小女孩点燃火柴取暖;3、警察在冰雪天向过路司机递上一杯热水;提出:热是一种能量吗?把图片作为引入的主体,避免了枯燥、冗长的文字陈述。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这个引入比较容易贴近学生,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发共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二)对于内能的概念这节教学,宜采用“谈话聊天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讨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样的区别

3、和联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教学时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概念的文字表述,而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对相关现象进行归纳、概括,进而形成概念。2、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尽量减少教师的包办代替。从一开始就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三)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这段内容的教学,采取让学生亲自实验,感受体验,再从生活体验、身边事例入手列举事例分析解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感受、领会知识,使知识化难为易。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首先根据前面物体内能跟温度有关口然引出内能是可以改变的,然后提出这一段的核心问题:“怎

4、样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让学生针对这个话题分组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组织学生汇报展示,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各种不同方法,明确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热传内可以改变内能:[想一想]你怎样让一段50cm的铁丝温度升高呢?关于“活动2",主要介绍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教学小釆用老师演示实验的方法,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理解做功可以改变内能。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冋答,这要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确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为后面理解热量概念打下基础,有助于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本课小结与课后作业。本课小结由学生完成,小结

5、本课的收获。完成课后自我评价与作业。我自评:1、这节课较为成功,课件精美,实验有效开展,启发引导到位。2、练习题设计很有针对性,自学导航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3、注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思维的培养。4、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环环紧扣,板书起到点睛作用。5、关于压缩做功,不成功,但用动画弥补这个遗憾。(下课后,做成功了)6、气体膨胀做功讲解时,描述不够准确。有些紧张。7、关于0C的物体是否具有内能练习中没有,有些失误,在练习课上补救内能,热传递,教学反思(二):内能教学反思【内能,热传递,教学反思】篇一:内能教学反思物体的内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微观世界的知识,不像机械能那样直

6、观。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能量,是和物体内部的分子有关的能量。物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动能和分子Z间相互作用具有势能的总和。物体内部的分子的能量越大,它的内能就越大,即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教科书上没有捉出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只说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其实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时候就同时具备了动能与势能,故在教学中提出内能实际是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采用类比的方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物理概念。在引入物体内能的时候,我是釆用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中具有的机械能为背景,提出:“那么微粒的运动也具有能量吗?"从而引出物体的分子的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之为内

7、能。但是,内能与机械能是不同的,内能是分子在物体内部口身不停的“分子运动”而不是随物体整体一起运动所具有的能。机械能则是物体作为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物体的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物体的内能当然也就包括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两个方而,动能跟微粒的运动的激烈程度有关这点学生很容易从机械能中的动能进行迁移;势能是指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就跟机械能中物体由于被举高或是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就有点难以迁移了,这与学生在7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