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指导详案.doc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指导详案.doc

ID:51175550

大小: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指导详案.doc_第1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指导详案.doc_第2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指导详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指导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踏破题海无觅处,得来只需花功夫——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指导先锋初中沙建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诗歌赏析题的考点,熟悉其题型。2、掌握答题技巧:学会在反复阅读中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3、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了解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陶冶自己的情操。教学设想:1、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一定数量的中考题型。2、学生成为这堂课的主体。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自主学习,明白需要学什么,怎么去学。3、教师在课堂上成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关注于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的指导。教学课时:一课时教

2、学步骤:一、课堂导入,激发兴趣。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孕育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古典诗词又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和文明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珠宝。当生活于繁忙而又急促的现代社会的我们与古典诗词相遇时,又该如何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搭建桥梁?岁月的时光悄然流逝,中考的脚步已然走近,而诗歌赏析正成为同学们难以应付的题型,那我们如何才算是真正贴近了古典诗词的灵魂,才算是找到了解题的“灵丹妙药”呢?今天,老师希望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合作,一起学习,一起在品读诗歌的理趣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你们愿意吗?二、了解考点,熟悉题型。很好,现在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中考当

3、中的题目,请同学们来谈谈诗歌赏析考些什么。(幻灯)出示几种常见题型。1、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2、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5、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归纳: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分析和把握;主旨的归纳和概括;技巧的探索和欣赏;语言的研读和品味。三、课堂演练,掌握技巧。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你们愿意把这些题目都准确无误地

4、解答出来吗?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微笑和激情出发,去探寻诗歌赏析中的奥妙所在。现在老师要送给大家第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幻灯)板块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什么意思呢?理解诗句的含义不能只看局部,要纵观全诗,摆脱主观成见。请看讲义演练1,齐读诗歌,并写出答案。(讲义)演练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答案:清幽静谧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从细小的泉眼中缓

5、缓而出,轻轻悠悠,悄无声息;柔和煦暖的斜阳下,池边的绿树将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水面上,风姿绰约,媚态可掬。池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小巧精致、柔美和谐的宜人画面!小结:——整体感知,理解诗歌内容。(幻灯)同学们要学会从诗歌中找出所有的意象,然后结合古代社会生活情况和自己的理解,通过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用自己最生动的语言将诗歌的内容流畅地表述出来。过渡到第二句诗:“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幻灯)板块二: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大家还记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当时的情感吗?明确:诗歌

6、赏析中的提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诗歌赏析中的提示包括题目、序言以及相关注解。这些提示甚至就是一些题目的答案。指名朗读讲义演练2的诗歌,要求学生找出明确的提示词——“留客”。并写出答案。(讲义)演练2: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的喜爱之情和对客人的挽留之意。小结:——关注提示,确定感情基调。(幻灯)感情基调的把握不一定在相关提示中显现,有时诗歌当中的词汇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提示,例如:“乡书”、“亡国恨”、“寂寞”……过渡到

7、第三句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幻灯)板块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怎样才能做到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呢?我想了解作者本人境遇和写作背景就相当重要。比如:我们陶渊明的诗,读出了他的向往田园和归隐之乐;读李白的诗,读出了他的飘逸洒脱和愤世嫉俗;读杜甫的诗,读出了他的忧国忧民和心系天下;读李煜的词,读出了他的寂寞愁苦和亡国之恨;读辛弃疾的词,读出了他的悲壮豪迈和报国之心……(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前半句提示,说出后半句的理解。)男生齐读讲义演练3,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答案。(讲义)演练3:望江南李煜闲

8、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词人笔下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答案:词人梦回南国,抓住江山、芦花、孤舟、明月、笛声等景物,描绘了江南清秋凄寒的景色;词人借景抒情,抒写出自己囚居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