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疾病相关资料.doc

遗传性疾病相关资料.doc

ID:51219128

大小:24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20

遗传性疾病相关资料.doc_第1页
遗传性疾病相关资料.doc_第2页
遗传性疾病相关资料.doc_第3页
遗传性疾病相关资料.doc_第4页
遗传性疾病相关资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遗传性疾病相关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改变所导致的疾病,简称遗传病(geneticdisease)。科学和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使急性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遗传病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遗传病种类繁多,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分散在临床各专业,导致畸形、代谢异常、神经和肌肉功能障碍,病死率和残疾率均较高。由于多数疾病无有效治疗方法,存活患儿常伴有智力低下和体格残疾,因此疾病的预防极为重要。遗传病的种类和数量统计结果见表8-1。表8-1人类孟德尔遗传遗传病在线(onlineMendeliani

2、nheritanceinman,OMIM)网站对遗传性疾病的统计(2007年1月)常染色体疾病16288种X伴性连锁疾病974种Y连锁疾病56种线粒体病63种总计17370种**其中基因定位明确的疾病有11234种第一节概述【染色体与基因】遗传物质包括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其基因。人类细胞染色体数为23对(46条),其中22对男性和女性都一样,称常染色体(autosome),1对染色体男女不同,是决定性别的,称性染色体(sexchromosome),男性为XY,女性为XX。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核型为46,XY;正常女性的染色体核型为46,XX。而正常

3、人每一个配子(卵子和精子)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X或Y),即22+X或22+Y的一个染色体组称为单倍体(haploid),人类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双倍体(diploid),即2n=46。细胞的遗传信息几乎都储存在染色体的DNA分子长链上,DNA分子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依靠核苷酸碱基之间的氢键相连接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中一条核苷酸链的腺嘌呤(A)、鸟嘌呤(G)必定分别与另一条上的胸腺嘧啶(T)、胞嘧啶(C)连接,互补成对的A和T、G和C即称为互补碱基对。在DNA长链上,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碱基组成的特定顺序(密码子)即代表一种氨基酸,即

4、DNA分子贮存的遗传信息。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DNA双螺旋链上的一段负载一定遗传信息,并在特定条件下表达,产生特定生理功能的DNA片段。基因是编码蛋白质肽链和RNA所必需的核苷酸顺序,人类细胞中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组(genome),由30亿个碱基对组成,约有3万个基因。每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称为基因位点(locus),二倍体同一对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基因及其变异叫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中一个异常,一个正常,称为病态杂合子,两个异常者称为病态纯合子。如果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合状态下发病的称为常染色体显性(AD)遗传病;

5、杂合状态下不发病,纯合状态下才发病的称常染色体隐性(AR)遗传病。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依传递方式不同,可分为X-连锁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线粒体为细胞的运动、收缩、生物合成、主动运输、信号传导等耗能的过程提供能源。线粒体作为细胞的供能装置,将细胞氧化还原产生的能量以高能磷酸键形式暂时储存起来,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最终通路。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genome,mtDNA)是独立于细胞核染色体外的基因组,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编码功能。线粒体中所含的DNA为环状双链结构的DNA分子(mtDNA),编码多种与细胞氧化磷酸化

6、有关的酶,是独立于细胞核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这些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疾病称线粒体基因病。现发现60余种疾病与线粒体基因突变或结构异常有关。人体基因除以上结构基因之外还存在有一定结构特征的其他序列。最为演出的是含有很多重复序列,例如卫星DNA,可作为基因组的一种多态性标记。另外,目前发现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发布广泛,数量达数百万,在分子遗传学连锁分析、种群多样性研究、亲子鉴定以及功能研究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遗传性疾病的分类】根据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不同,可将遗传性疾病

7、分为五类:1.染色体病(chromosomaldisorders)指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造成许多基因物质的丢失而引起的疾病,已经明确的染色体畸变综合征有100多种。2.单基因遗传病(singlegenedisease)疾病种类极多,在一对基因中只要有1个致病基因存在就能表现性状称显性基因,一对基因需2个基因同时存在病变时才能表现性状称隐性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进一步分为以下5类遗传方式: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dominantinheritance):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亲代只要有1个显性致病基因传递给子代,子代就会表现性状

8、。例如软骨发育不全、成骨不全。家系特点是患者为杂合子型,亲代中有1人患病;父母一方有病,子女有50%风险率;父母双方有病,子女有75%风险率;男女发病机会均等;父母的同胞或上代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