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生产工艺综述.doc

维生素C生产工艺综述.doc

ID:51387811

大小:85.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23

维生素C生产工艺综述.doc_第1页
维生素C生产工艺综述.doc_第2页
维生素C生产工艺综述.doc_第3页
维生素C生产工艺综述.doc_第4页
维生素C生产工艺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维生素C生产工艺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维生素C生产工艺综述摘要:介绍了维生素c的性质、功能和用途。综述了维生素c生产技术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着重探讨了微生物发酵法的生产工艺进展。介绍了二步发酵法的研发现状,探讨了2・酮基古龙酸的分离提取工艺。展望了我国维生素C生产技术的前景。关键词:维生素C,功能,二步发酵法,发酵,2・酮基・L—古龙酸,分离提取TheOverviewontheProductionProcessofVitaminCAbstract:CharacterszfunctionsandusesofvitaminCareintroduced

2、・DevelopmentalprocessandtrendofindustrialtechnologyonvitaminCarereviewed・Advancesinindustrialtechnologyofmicrobiologicalfermentationmethodarediscussedemphatically.AfterpresentsituationofR&Dofthetwostepsfermentationmethodisintroduced,theseparationandpurif

3、icationprocessesof2-keto-L-gluconicacidarediscussed.ThedirectionofindustrialtechnologyonvitaminCinChinaispreviewed.Keywords:VitaminC,FunctionzTwostepsfermentationmethod,Fermentation,2・keto-L-gluconicacid,Separationandextraction维生素C(vitaminC,以下简称Vc)乂名L・抗坏血酸(L

4、-ascorbicaci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Vc广泛存在于生物组织屮,在新鲜水果、蔬菜和动物肝脏等中的含量尤为丰富。绿色植物能够自己合成Vc,而人和许多动物由于肝脏中缺少一种古洛内酯氧化酶,因而不能自己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1.维生素C的性质、功能和用途性质纯维生素C在常温下为无色晶体,味酸,易溶于水。Vc在结晶状态尚稳定,而在水溶液屮则很不稳定,容易为加热、氧化所破坏。L・抗坏血酸具冇较强的还原性,在体内经抗坏血酸氧化酶的作用可脱氢氧化成L・脱氢抗坏血酸,该脱氢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还原型的L・

5、抗坏血酸和氧化型的L■脱氢抗坏血酸均具有生理活性,它们构成的一对氧化.还原系统,在细胞代谢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1]o1.2功能与用途Vc在人体中具冇广泛的生理作用⑴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2];2)对抗自由基损伤[3];3)改善机体免疫功能[4];4)参与胶原蛋白和细胞间质的合成[2];5)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2];6)参与氨基酸代谢与铁代谢[2];刀抑制血小板及白细胞活化[2];等等。因此,Vc在坏血病[5]、感冒、心血管缺陷、高服固醇、糖尿病、精神抑郁症[6]、危重型克山病等疾病的临床治疗屮均具有重耍的用途

6、。此外,Vc还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某些农作物的催熟剂、化妆品工业防锈剂[6],等等。2.Vc的生产方法2.1莱氏法莱氏法是1933年德国化学家Reichstein等发明的最早应用于工业生产VC的方法。该法以葡萄糖为原料,经催化加氢制取D•山梨醇,然后用醋酸菌发酵生成L・山梨糖,再经酮化和化学氧化,水解后得到2・酮基・L・古洛糖酸(2-KLG),再经盐酸酸化得到VC。莱氏法生产的VC产品质量好、收率高。由于生产原料廉价易得,中间产物的化学性质稳定,至今仍是许多国外VC生产商,如Roche公司、BASF

7、/Takeda公司和E.Merck公司等厂商采用的主耍工艺方法。但是莱氏法也存在不少缺陷,诸如生产工序多、劳动强度较大,使用大量有毒、易燃化学药品,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为此,自20世纪60年代起,各国学者一直致力于莱氏法的改进。其过程如图1所示:H2/Ni醋酸杆菌丙酮/H2SO4D・葡萄糖山梨醇山梨糖双丙酮・L・LLl梨糖高压[0]水解化学转化双丙酮・2■酮基・L■古洛糖酸NiSO4图1莱氏法生产Vc的工艺流程2.2二步发酵法我国的混合菌发酵工艺是20世纪70年代由屮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制药厂共同建立的,

8、包括2个发酵步骤,故称两步发酵法。第一步是在醋酸杆菌作用下将D—山梨醇氧化为L—山梨糖,俗称醇糖转化,目前国外对其相关基因和转化机制的研究己经比较清楚;第二步是在一种混合菌系的作用下将L-ll

9、梨糖进一步氧化为KGA,俗称糖酸转化⑺。上述混合菌系包括2种微生物,直接负责山梨糖生物氧化的微生物俗称小菌,最初曾被鉴定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oxydans),最近Ur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