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师铜矿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pdf

伽师铜矿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pdf

ID:51413110

大小:808.4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3

伽师铜矿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pdf_第1页
伽师铜矿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pdf_第2页
伽师铜矿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伽师铜矿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4卷第6期矿业工程2O16年12月MiningEngineering3·矿山地质·伽师铜矿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丛培章赵云平。施龙青(1.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招远265400;2.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摘要:伽师铜矿位于塔里木古陆块中的古生代前陆盆地,地质构造简单,分为3个矿段、7个矿体。对矿段和矿体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表明,该矿区砂岩丰富,容矿性好,砂岩顶底板的泥岩充当了良好的隔挡层,石膏层使矿液上流,致使富集成矿,其矿床成因类型属下第三系泻湖相沉积层控型砂岩铜矿床。关键词:伽师铜矿;矿体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

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550(2016)06—0003~03岩、白色泥质石膏岩、含岩屑钙质细砂岩、砖红色0引言泥岩与浅灰绿色砂岩互层;上第三系(N)主要为伽师铜矿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古陆块中的土褐色泥质粉砂岩、土褐色粉砂质泥岩、杂色粉砂古生代前陆盆地,处在柯坪塔格铅、锌、铜(钒、岩;第四系(Q)由坡积及冲积物组成[2]。磷、铁、钛)Ⅲ级成矿带上。铜矿为电力、电讯工业矿区位于柯坪塔格背斜的南翼,为单斜构造,作出了伟大贡献,为了更有效地开发伽师县铜矿,了构造简单,地层倾角70。~8O。,下部变陡直立甚至解伽师铜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显得尤为重要l】

3、J。倒转。区内未见大断层,但小的平推断层却比较发育,断层线NE—NNE向。断层北西盘推向南西,1矿区地质概况南东盘推向北东,为左旋型。断面倾向SE,倾角该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泥盆统、上石炭一般为60。~70。。断层面无明显破碎带,走向平直统、二叠系下统、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及或略呈弧形,断距约2~5m,多数未完全错断矿第四系。体,少数断层断距较大,断距可达25rn_5]。平推下泥盆统克兹尔塔克组(Dk)以砖红色石英断层呈阶梯状。不均匀分布,平行断层间距1O~砂岩夹薄层粉砂岩为主,偶见浅绿色、白色的斑块100m不等。矿区内无岩浆岩发育。或条带;上石炭统康克林群

4、(c。k)为厚层状生物2矿体特征灰岩、灰黑色灰岩,为浅海条件下生物活动与化学沉积的结果,与第三系呈断层接触,岩石极为破2.1矿段基本特征碎,断层面附近有含铜、铅、锌热液沿裂隙充填;伽师铜矿矿床共有3个矿段,分别为大山口矿二叠系下统别良金群(Pb1)主要为灰色薄层状段、拜什塔木矿段和西克尔矿段,拜什塔木矿段和生物灰岩及泥灰岩,由于断层发育,该地层较破西克尔矿段见图1。碎,蚀变现象较多,硫化物铁帽分布于该地层与白——拜什塔木矿段。该矿段位于伽师铜矿中垩系接触带附近;白垩系(K)与下覆地层呈断层部,含铜矿(化)层沿走向长约2600ITI。矿体产接触或平行不整合;下第三系(

5、E)为粉砂质泥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总体走向为NWW280。,倾向SW,倾角一般为7o。~79。,深部变陡,近于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2244);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直立。含矿层底部为砾岩层,砾石大小不均一,砾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371811000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Ol5DM0I3);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岩的胶结物中发育有铜矿化。矿体顶底板岩石均为收稿日期:2016—08—07紫红色、红色、酱紫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和粉砂作者简介:丛培章(I963一),男(汉族),山东招远人,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岩组成的紫色层,常

6、见韵律构造。矿体呈层状~似4矿业工程第14卷第6期层状,厚度为15.30~1.18m,矿段厚度平均值为育在胶结物中。含铜矿(化)层主体以浅灰色、灰5.23m,厚度变异系数为13.96,矿体厚度稳白色、棕色的中细粒砂岩、钙质砂岩为主,夹有砂定,变化不大。整个矿段的铜矿平均品位为1.2O质粘土岩。含矿层上下盘为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和×1O7.品位变异系数为1.34,矿化较均匀,粉砂岩组成的紫色层,常有韵律构造,紫色层中未变化不大。矿段内共圈出3个矿体,矿体规模从大见矿化。西克尔矿段有两个铜矿体,分别为1_4号矿到小依次为I一1、I一2和I一3。体(原1-1)和I-5号矿体

7、(即原T_2和I一3)。————西克尔矿段。该矿段位于伽师铜矿东端,大山口矿段。该矿段位于伽师铜矿的西北含铜矿(化)层在地表出露约1000m,其走向总体端,共圈定出I.和Ⅱ.号两个铜矿体。为NWW280。,倾向NEE,为倒转地层,矿化体倾2.2矿体基本特征角一般为80。~87。,近于直立。地层主要为红色砂拜什塔木矿段、大山口矿段和西克尔矿段共圈岩,夹有数层厚度不等的浅色层,构成了浅紫交互定了I一1、I一2、I一3、I一4、I一5、I和Ⅱ等层,铜矿化发育在浅色层中。含矿层底部为砾岩层,7个矿体。I~1、I一2、I一3、I一4、I一5矿体见厚约30cm,砾石大小不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