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pdf

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pdf

ID:51417494

大小:842.2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4

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pdf_第1页
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pdf_第2页
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pdf_第3页
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pdf_第4页
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l期安微地质V01.22No.12012年3月GeologyofAnhuiMarch2012文章编号:1005—6157(2012)01—12—07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黄建满,韩长生(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812地质队,安徽铜陵243000)摘要: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是“十五”至“十一五”期间由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812地质队在安徽铜陵矿集区发现的一处特大型多金属矿床。该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产于姚家岭花岗闪长斑岩体内灰岩捕虏体群(带)中。矿体主要以脉状、似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捕虏体上下接触带及裂隙带。为受深断裂控制的

2、中一低温热液型锌金多金砥辞寐关键词:深断裂;中一低温热液矿床;姚家岭;安徽铜陵矿集区中国分类号:P618.43文献标识码:A型铜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又运用矽卡岩和层控0引言矿床成矿模式继续在沙滩角外围的姚家岭地区开展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位于安徽省南陵县境普查找矿。做了大量物化探和钻探。未发现有规模内,东距南陵县城15kin,西距铜陵市40km,自的含矿矽卡岩带,只有个别钻孔发现了少量的铜铅2002年10月开展野外地质找矿工作至2010年l0月锌矿化。找矿工作一度陷于停顿。19982002年,提交普查地质报告,历时8年,先后共施工钻孔5

3、4蒋其胜总工对以往工作认真加以研究,认为本区构个(计46662.74m)。其中47个孔分布在矿带上,共造特征独特,隐爆角砾岩发育,岩浆岩矿化蚀变获得333类铜铅锌金银硫矿体97个,资源量锌:强,具较大的找矿前景。创新运用斑岩型成矿模122.08xl04t、平均品位3.64%,金32.25t、平均品位式,在斑岩体中间设计、布置钻孔,终于将一个以5.19g/t,铅:20.08×lO't、平均品位2.16%,铜:锌金为主的特大型多金属矿床揭露出来。l3.31×104t、平均品位0.91%,银:382.87t、平均品1矿区地质位120.5g/t

4、,硫铁矿石也达中型规模,此外尚有几个零星的磁铁矿体。这些发现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1.1地层往对铜陵矿集区成矿模式、成矿种类及找矿思路的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志留系中统坟头组、上统认识。结束了“安徽无大型铅锌矿床”的历史。引茅山组,泥盆系上统五通组,石炭系中、上统黄起国内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常印佛院士肯定了姚龙、船山组,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孤峰组,三叠系家岭矿床是铜陵地区一种新的矿床类型。笔者有幸下统和龙山组、南陵湖组,白垩系下统蝌蚪山组及参与了该矿床野外地质、勘查及报告编制等工作,第四系,志留系到三叠系地层组成了戴公山背斜的见证了矿床从无到有

5、,从小到大的过程。积累了一北西翼,分布在矿区西南部,其中二叠、三叠系的些粗浅的认识,现就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预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含矿地层。白垩系则覆盖在矿区测方面几点体会同专家们交流。中北部广大地区。与成矿无关。1957年至1982年华东冶金地质勘探局8l2地质1.2构造队在沙滩角地区先后发现并探明了沙滩角、代腰矿区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山、破头山、大公山、小工山、等5处小型矽卡岩贵池一繁昌褶断束之北东部,铜陵矿集区东部。中收稿日期:2010—08—16作者简介:黄建满(1969一),安徽肥西人,地犀工程师,长期从事野外

6、地质找矿工作。第22卷第1期黄建满,等: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13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多旋回构造一岩浆作期褶皱一般呈北东向延伸,平行排列,且呈“S”状用。印支运动结束了矿区长期的海相沉积历史。使弯曲,呈线形,背斜紧闭、向斜开阔,枢纽略有起整个地区褶皱上升,开始了陆相沉积新阶段,并将伏,核部多有燕山期岩体侵位。燕山期褶皱由两部志留系至三叠系地层卷入至北东向展布的褶皱带分组成,一是由侏罗系下统火山岩系所构成的宽中。伴随褶皱,产生了北东及北西向两组断裂,奠缓、开阔的背、向斜,展布于北部和东北部繁昌火定了本区构造轮廓。燕山运

7、动以其强烈的断裂和岩山岩凹陷。二是为白垩系上统宣南组红色砂、砾岩浆活动为特征,同时形成了上叠于印支期褶皱之上层组成的极其开阔的挠曲,分布于东南部宣南凹陷的繁昌火山凹陷、宣南凹陷以及一些宽缓褶皱。区中。姚家岭矿区位于戴公山背斜北东部之北西翼,内成矿活动主要集中在燕山晚期。蝌蚪山向斜之南东部,前者为印支期褶皱,控制了1.2.1褶皱构造矿体基本形态。后者为燕山期褶皱,形成于成矿期区内褶皱形成时期分为印支期和燕山期。印支后(见图1)。2o604.o608lO1214i61830,●1,ir一\\Tl~l\、。\。/3o/、<~、\2‘—一。t、

8、鳘喜盆2B~//\28^≠—、\\蔷O======O=’————、\————、、\2626/f11科,、,£.遵瞄跨24,/、专一一、一、”/放22//\巧。20,/一_●:移18、番18//、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