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沙沟银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找矿预测.pdf

豫西沙沟银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找矿预测.pdf

ID:52262145

大小:1010.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6

豫西沙沟银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找矿预测.pdf_第1页
豫西沙沟银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找矿预测.pdf_第2页
豫西沙沟银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找矿预测.pdf_第3页
豫西沙沟银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找矿预测.pdf_第4页
豫西沙沟银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找矿预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豫西沙沟银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找矿预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6卷第4期矿产勘查2015年7月MINERALEXPLORATION豫西沙沟银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找矿预测柳玉虎,刘清泉,王永争。,郑保卫。,徐厚生(1·河南省有色金属矿产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450016;2.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郑州450016;3.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洛阳471716;4.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摘要沙沟铅锌银矿床位于豫西有色金属重点成矿区,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相接带,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太古界太华岩群高级变质岩系,属于薄脉状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构造

2、破碎带以北北东向为主,其次为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该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换初期。北西西一南东东向主压应力场迁就、利用、改造已经形成的近南北向主压应力场产生的断裂构造体系,原来的断裂构造的产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叠加了新的力学性质。文章认为该矿区找矿潜力很大,通过构造分析提出了下一步找矿的重点部位和方向。关键词沙沟银铅锌矿床控矿构造找矿预测豫西中图分类号:P618.42;P618.43;P61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01(2015)04—0364—07沙沟银铅锌矿床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下峪镇境缘,是中国中央造山带的一部分。

3、内,地理坐标:北纬34。0800”一34。1100”,东经111。熊耳山地区出露地层包括新太古界太华群中深1430”~111。1630”。与周边的蒿坪沟金银铅矿、铁变质岩系,它构成了整个华熊地区的早前寒武纪结炉坪银铅矿、龙门银铅矿等共同组成豫西熊耳山西晶基底;中元古界熊耳群,为中元古代早期喷发沉积段银铅锌矿田,累计探明储量银5000余吨、铅锌的基性到酸性火山岩系,不整合覆盖于太华群之上,100余万吨,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最主要其上又不整合或假整合地覆盖了一套官道口群滨海的银铅锌勘探开发基地之一。沙沟银铅锌矿床以其相沉积物;太华群、熊耳群之上不整合

4、堆积了新生界独特的成矿地质背景,丰富的矿产资源,成功的勘探洪积一冲积相与河湖相碎屑沉积物¨。。。开发模式,受到不少地质工作者的关注,分别对其矿该区发育半地垒式变质核杂岩构造。拆离断层床成因、成矿时代、成矿流体、矿物学特征等进行了沿新太古界太华群结晶基底与上覆中元古界熊耳群分析研究¨,但少有涉及构造控矿方面的内容。盖层的不整合面展布;其中熊耳山北坡的熊耳群沿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勘查实践,对沙不整合面发生了显著的拆离,而南坡拆离效应不明沟银铅锌矿床的构造特征及控矿机制进行分析,并显。主要区域性断裂有洛宁山前断裂和马超营断对其找矿潜力进行探讨。裂。

5、其中前者为熊耳山区北界,属上拆离盘犁式断裂;后者为熊耳山区南界犁式逆冲断层系,具有长期1区域地质背景活动的历史,是豫西地区重要的断裂带¨。豫西熊耳山地区是河南省著名的有色金属矿床控矿断裂主要有北东向、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和分布集中区,该区东西长约80km,南北宽15~40近东西向4组,夹持于洛宁山前断裂与马超营断裂km,面积约2000km,南以马超营断裂为界,北以洛之间,组成了该区基本的构造格架。其中北东向断宁断裂为界(图1)。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地台南裂发育程度最高,分布最广,是矿集区控矿构造的主[收稿日期]2015—0l一13[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

6、性行业科研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1111007—2)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柳玉虎,男,1965年生,学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矿产勘查研究工作。364第6卷第4期柳玉虎等:豫西沙沟银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找矿预测富矿段出现;在靠近断裂带下盘,碎裂构造发育且伴度0.4—7.0m,一般1~3m。总体走向北北东15。有角砾状构造时,会出现相对厚大的透镜状富矿体。一40。,一般北北东25。一30。,倾向北西西,倾角60。若产状稳定,破碎带厚度相对较薄时,产出的矿体形~85。。平面和剖面上均波状延伸,常见分支复合、态多呈薄脉状或不规则似层状。膨大缩小、局部直立或局部

7、反倾斜现象。多阶段活矿区内含矿构造破碎带较多,已发现并计算储动特征明显,构造性质为压扭性。大多断层面清晰,量的达30多条矿脉,密集地分布于矿区西北部4与围岩界限明显。断裂内常见的构造岩有碎裂岩、km的范围内。累计探明金属量Pb4O余万吨、zn角砾岩、构造挤压片岩,这些构造岩常发生不同程度20余万吨、Ag2000余吨,平均品位Pb5%、Zn3%、的蚀变和矿化。Ag300×10左右,平均厚度1.00m左右。其中规SN向含矿构造破碎带也较发育,目前已发现的模较大的含矿破碎带有10余条。矿脉长度97~有$16。W、S16E、s7W、$20、$28、$29、S8E

8、、HZ203230m,厚0.2~10m;延深数百米。长度大于2000等,一般向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