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doc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doc

ID:51444786

大小:2.19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4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doc_第1页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doc_第2页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doc_第3页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doc_第4页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赵亚娜设计说明教材分析:《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P33的内容。教材创设了“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的生活情景,引出研究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数学问题。通过在小组内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学生能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学情分析:学生已认识了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有一些浅显的生活经验,但并不真正理解其具体含义。《探索与发现(二)》是在学

2、生经历过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探究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探究发现活动,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强烈的探究愿望。教学构想:1、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经历“体验——猜想——实践验证——发现规律——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探究出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2、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研讨,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兴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并应用这一性质判定指定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猜想、验证的探索过程,培养自主探索

3、、合作交流的能力。3、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1复习三角形的有关内容(1)[出示三角形]我带来了一些图形,帮我认一认!(2)复习三角形概念: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形。2问题的提出: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出三角形呢?二探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一〉初步体验,提出猜想1、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活动工具:四根小棒,其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7厘米、9厘米。活动要求:①每次实验选出3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实验完毕后放回原处,以便下次实验。②4人为一组,组长负责组织成员合作完成实

4、验,并指派一名同学为记录员,填写实验报告。第____组实验报告实验次数所选小棒的长度(单位:cm)围成图形的示意图能否围成三角形(能或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③全部实验完毕后,小组内同学说一说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并给予适当指导。2、全班讨论交流:谁愿意把你们摆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1)[实物投影]展示实验报告,还有不同的吗?(学生上台选小棒,拼摆出三角形)摆的情况有:①3、4、7②3、4、9③3、7、9④4、7、9[电脑动画演示①和②不能拼摆成三角形的情形](2)讨论:为什么①和②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才能摆成三角形?你

5、发现三角形三条边长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规律?(3)提出猜想:三角形的三条边,一定要有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比第三条边长,否则不能围成三角形。〈二〉验证猜想1、小组验证猜想活动: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条边大吗?活动要求:①小组内每一名同学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三条边的长度,填在下表中。②小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2、通过实验填表,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小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4、师问:同学们刚才实验得出①和②不能围成三角形,而在①中,3+7>4呀,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加强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中的“任意”理解)〈三〉

6、基本练习1、练习第一题:(1)[实物投影出示题目]读题后,学生独立试做。(2)同桌交流:看看同桌的小朋友和你做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两人都说说自己的想法。(1)展示一名学生填写情况,全班集体订正交流。问:你是怎么判断出第3组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三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四拓展与应用1、[实物投影出示情景图]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样想的?2、练习第2题(1)教师指导并填写师问:①用3根同样长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吗?你怎么知道的?②师演示摆出它是什么三角形?师适时填上:能、1、等边③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呢?5根、6

7、根、7根?你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摆一摆,填一填吗?(2)学生独立操作填写,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3)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填写的表格,全班集体订正。3、练习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2)反馈交流:为什么不选3厘米、3厘米、6厘米的小帮围成三角形?4课后探究问题:练习第4题教学反思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包括设计合适的活动或作业)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本课教学设计,我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参与数学实验,探

8、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