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doc

某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doc

ID:51456997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某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1页
某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2页
某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某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某具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发表时I'hJ:2011-12-711:56:53具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关系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我国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如何破解“三农"难题、加速农村经济、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成为我具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一)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得到空前重视,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乞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

2、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目标,深挖农业内部潜力,提升农民增收拉力,发挥惠农政策威力。全具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1・8月份,实现农民期内现金收入2178元,同比增长31.4%,其屮工资性收入451元,同比增长30.3%;家庭经营性收入1231元,同比增长171%;转移性收入为436元,同比增长89.6%;财产性收入60元,同比增长1倍。一是工资性收入成为新亮点。今年1—8月份,全具成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力人次,占农村劳动力的36%左右,实现劳务收入4628力-元,外岀务工人员年平均收入达到3560元

3、,全县农民工资性收入为451元占月份农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2178元的30.3%。劳务输出成为贫困山区具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2—。二是特色产业成为强支撑。具财政安排500万元,启动实施“畜牧产业提升、烤烟生产增效、核桃产业推进、绿色蔬菜示范、劳务经济引领、”五大工程,重点发展畜、烟、果、菜等农业特色产业和劳务经济。以布尔羊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1・8月份,全县布尔羊饲养量达到16.8)}只,羊只存栏达到9.4)}只,新增2万只;秦川牛饲养量达到7刀头,秦川牛存栏达到5.3刀头,新增1万头;新发

4、展500头以上养猪大户9户,生猪饲养突岀重点产业发展带动、致力促迸•非农产业收入增加的进稈屮,己有很大改观。但仍存在“一I口、二低、三慢、四难”诸多问题需通过发展予以解决。一旧:农民思想观念旧。一是因循守旧,“等、看、跟”思想严重,禁锢了农民的创新、开拓意识。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不少农民群众保守有余,创新不足,胡恋故土,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屮,一方血不知道种什么,尽管已经从理论上懂得以市场为导向,但缺乏市场信息,对市场需求知Z不多。即使了解一些,也不愿冒风险,喜欢跟着走。另一方面不知道怎么种,

5、受传统粗放型农业方式的影响,种下去示不重视管理,不善于运用先进实用的技术手段来增产增收。二是不知道怎么卖,不重视包装,只要能卖就脱手,缺乏市场营销意识和能力。三是小农意识强,土地流转不灵,规模经营难度大。农民对土地使用权非常看重,一般轻易不会放弃。致使土地连片规模开发经营还有一定的障碍。二低:农民自身素质低。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初屮文化程度占50%,小学文化程度占30%。农民索质偏低一方面限制了农民外出务T的领域,使多数外出务T的农民仍

6、摆脱不了靠苦力挣小钱的困境;另一方瓯在木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由于掌握不了口新月异的农业科技知识,且不能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有接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一是结构调整层次不高。主要表现为:结构调整缺乏科学规划和布局,造成产业结构雷同。农产品质最不高,大路货多,名特优新产品少。二是龙头企业少、规模不大。全县虽有烤烟、畜牧、粮食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但真正形成规模,占领市场,带动基地的不多。多数龙头企业和农户Z间未建立“利益共亭、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三是专业组织

7、实力不强。我具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个,在连接市场、服务农民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多数专业合作组织仅为几十个人,规模小,实力弱,结构松散,运营不规范。四是科学技术含量不高。农业生产、加工、销信等环节科技含量普遍不高,品牌不响,标准化技术普及面不广,农业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少。三慢:一是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从农民收入的来源看,我具农民收入屮来H二三产业的收入所占比重一直徘徊在1%左右,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非常微薄。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收入比重偏低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农民收入增长质量不高,增速

8、不快,丰年增收、灾年减收的客观现实,是导致我县农民收入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二是城镇化进稈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很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就业;城镇带动农村,为农产品提供更大的消费市场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我县而言,小城镇建设严重不足,发展缓慢、性质相似、基础设施“小而全”发展水平低,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有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沿袭着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其结果是农业劳动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