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试验研究.pdf

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试验研究.pdf

ID:51463882

大小:1.59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5

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试验研究.pdf_第1页
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试验研究.pdf_第2页
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试验研究.pdf_第3页
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试验研究.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试验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器工程测量与检测EngineeringSurvey&Detection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试验研究唐云伟1,黎新春2,章萌3(1.宜昌市交通运输局,湖北宜昌443002;2.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宜昌443002;3.宜昌市虹源检测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2)摘要:结合湖北宜昌荷当公路路面大修工程,对以水泥作为添加剂的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击实指标和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变化的趋势随着材料的不同而不

2、同,掺水泥稳定原面层和基层混合料的击实指标比掺水泥稳定单一基层混合料的击实指标小;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水泥稳定沥青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逐渐增大,且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平均值和代表值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小;掺入水泥稳定原面层和基层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比掺入水泥稳定单一基层的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值要小:水泥掺量大于5.5%时,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路用标准。关键词: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水泥稳定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掺量;级配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67(

3、2013)06—0156—04ExperimentalResearchonAsphaltPavementofColdRegenerationBaseMixtureTangYunwei,LiXinehun,ZhangMeng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是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为添加剂.与旧沥青路面面层破碎材料经冷再生设备拌和并加入适量的水后,碾压形成的路面基层I卜21。资料显示,我国河北、辽宁、山东、江苏、山西、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先后开展了旧沥青路面材料再生研究,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通过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工期

4、可缩短70.8%,节约资金14.3%。并能够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3I。旧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常采用2种生产技术:厂拌冷再生和现场冷再生M】。厂拌冷再生是先通过铣刨机铣刨,再经过破碎筛分机与再生拌和机对旧沥青路面材料进行拌和处理,最后由路面摊铺机和压路机摊铺、碾压,得到稳定的基层;现场冷再生是直接在旧沥青路面面层破碎料上均匀铺撒水泥等添加剂和骨料,通过专业的拌和设备进行拌和,然后刮平碾压,得到稳定的基层17-91。笔者结合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荷当公路路面大修工程.对现场提出2种再生方案并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在试验室

5、内分别对水泥稳定再生基层混合料的7d抗压强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水泥掺量对混合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及影响规律.为现场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1试验材料1.1水泥采用P.C32.5水泥,其物理力学性能检测成果见表1。表l水泥物理力学性能156啼荭故衣2013No.6(Nov.)V01.311.2集料集料有3种:面层混合料、基层混合料、石屑。面层混合料和基层混合料为原荷当公路路面破碎之后的工程测量与检测器EngineeringSurvey&Detection材料,石屑为远安县当地碎石厂生产。碎石和石屑

6、的筛分结果见表2,其中混合料中碎石的压碎值为20.2%,石屑的细度模数为3.1。表2集料筛分结果2试验方案2.1水泥掺量设计为研究不同水泥掺量对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混合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确定了3种水泥掺量,分别为(质量比):①水泥:旧沥青路面材料=4.5:95.5;②水泥:旧沥青路面材料=5.5:94.5;③水泥:旧沥青路面材料=6.5:93.5。2.2级配设计拟采用2种方案:1)原路面混合料+原基层混合料+石屑;2)原基层混合料+石屑。根据J1r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级配范围,

7、对集料进行了筛分试验和试配,确定了2种方案的配合比:原路面混合料:原基层混合料:石屑=30:30:40:原基层混合料:石屑=60:40。级配合成表见表3,级配曲线见图l。表3级配合成表图1级配合成曲线图通过表3和图1可知,2种方案的级配均满足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3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的击实试验根据JrllGE40—200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范》,分别对不同水泥掺量和不同方案的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进行了重型击实试验,整理试验数据后得到的击实结果见表4

8、。根据试验结果,以水泥掺量为横坐标,分别以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为纵坐标,绘制水泥掺量与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关系曲线,见图2、3。研究结果表明:1)水泥稳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材料的吸水率相差不大。而水泥发生水化水解反应需要大量的水。所以水泥掺量越大,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越高【10】。当采用水泥稳定原基层混合料时,此时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随水泥掺量z013{t6搠(11一)第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