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地区矽卡岩特征与成矿关系浅析.pdf

桓仁地区矽卡岩特征与成矿关系浅析.pdf

ID:51501690

大小:815.5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5

桓仁地区矽卡岩特征与成矿关系浅析.pdf_第1页
桓仁地区矽卡岩特征与成矿关系浅析.pdf_第2页
桓仁地区矽卡岩特征与成矿关系浅析.pdf_第3页
桓仁地区矽卡岩特征与成矿关系浅析.pdf_第4页
桓仁地区矽卡岩特征与成矿关系浅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桓仁地区矽卡岩特征与成矿关系浅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6卷第3期肆{}IVoI.26。No.32012年6月MINERALRESOURCESANDGEOLOGYJun.2012桓仁地区矽卡岩特征与成矿关系浅析①王锡华(辽宁省有色地质局lOl队,辽宁抚顺113015)摘要:矿区从蚀变矿物组合、蚀变类型和空间分布来看是属矽卡岩型的矿体。此套蚀变不仅直接受岩枝体的控制,而且还受EW向、NW向成矿前断裂和地层岩性的控制。形成一套远离接触带的条带状矽卡岩,特别是绿帘石一阳起石矽卡岩更为发育。矿区的矿化是与矽卡岩密切相关的,矿体的生成晚于矽卡岩,矽卡岩与矿体的形态不完全一致,在矽卡岩中形成独立矿体或矿脉。关键词:矽卡岩;构造;闪长岩

2、;岩枝;柘榴石中图分类号:P588.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63(2012)03—0221—071地质背景部分岩体分异较好。并有多期侵入之特征,该期虽然与成矿有关,但远不如前者。该区位于华北地台,辽东台背斜浑江一太子河拗燕山期的岩浆活动,造成了横贯全区东西长8.5陷与营口一宽甸古隆起的衔接地带,从地质力学观念km的闪长岩体侵入,为本区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提供看则属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东延部分,与新华夏式了先决条件。构造体系之复合部位。控制闪长岩体总体方向为2.3构造EW向构造,应属纬向构造带的一部分。本区构造比较复杂,历经长期构造运动,其中断裂构造发育,主

3、要断裂有EW向、NE向、NW向;这2矽卡岩的形成条件些断裂构造表现出多期活动和活化现象,为矽卡岩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1地层区内构造可分为EW、Nw、NE向三组,EW向本区出露地层比较简单,最老的为震旦纪,其次为基底构造,控制了古生代地层展布,起到了导岩和为寒武纪,出露较全,呈NW—SE向带状分布,并与控岩作用;NW向构造为海西期产物,在NE和SW闪长岩体直接接触,最晚期为侏罗一白垩纪三套沉积向挤压作用下,在寒武系碳酸盐地层中形成NW向一喷发的火山岩系,以不整合形态覆盖在其他较老地的短轴背向斜褶皱构造;NE向构造在区内活动最为层之上。前震旦纪、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均有

4、出露。频繁,形迹复杂,成岩前就有所再现,它交截了早期区内各时代地层之展布均严格受构造单元所控制,局EW向的控岩构造,控制了岩舌(岩枝)体的产出,成部受断裂构造控制。岩后NE向构造继续活动,继承、叠加于早期构造之2.2岩浆岩上,其中部分断裂带为酸碱性脉岩充填。区内岩浆岩主要为酸性岩浆岩,多呈岩基状或岩株状产出。岩浆活动可分早晚两期,早期为一系列中性一中酸性侵人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3矿体和矽卡岩特征岗闪长岩、辉石闪长岩等,多呈岩株状产出。该期侵入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晚期则为一系列角闪花岗3.1矿体特征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岩、斑状花岗岩、石英斑岩等。矿床内构造复杂

5、,NE向断裂构造被后期岩浆活①收稿日期:2On—O7一O1作者简介:王锡华(1967一),女,辽宁省清原县人,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地质丁程师,长期从事地质找矿及室内整理==I二作。221动脉岩充填,把矿体切割得非常复杂。矿床主要产于红色柘榴石,本区很少出现。闪长岩与石灰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矿体形态比较复(2)辉石辉石分二种:一种是透辉石,呈暗绿杂,多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扁豆状产出。矿体膨色、黑绿色,南闪长岩暗色矿物蚀变而成。另一种为涨、收缩、分枝、复合现象显著。矿体规模大小不一,次透辉石和钙铁辉石,呈绿色、灰绿色,短柱状、放射长度一般在2O~100m,最

6、长达200m,厚1~30m不状较粗大集合体。一般分布于外带与灰岩相接触部等,延深1OO~l50m,一般延深大于延长。位。在条带灰岩中,矽卡岩的选择性交代,透辉石与3.2矽卡岩特征柘榴石相间成条带,形成条带状矽卡岩(图1)。本区矽卡岩化和矿化主要分布在闪长岩体及其岩枝体接触带热力变质圈范围之内,说明了矽卡岩化和矿化在空间上与闪长岩体关系密切。闪长岩体的条带形状和产状对矽卡岩化和矿化的生成、分布、规模和发育程度影响较大,矿区内发现在接触带的水平和垂直面内,接触带向岩体内凹陷部位矽卡岩厚度加大,分带比较全,同时矽卡岩往往表现不规则,辉石带往往沿裂隙和层理分布,而后期叠加带如磁铁

7、矿、铜、铅、锌矿也比较发育。反之,接触带向围岩内凹陷部位矽卡岩变窄,表现规则,但分带不全,辉石往往缺失,后期叠加带和化都不好。3.3闪长岩体特征图1C63O65—8标本素描图闪长杂岩体北侧与寒武系灰岩、砂页岩接触,与Fig.1SketchofspecimenC63065—8成矿有关的主要地层为中、上寒武系结晶灰岩和条带1一透辉石矽卡岩2一柘榴石矽卡岩3一灰岩状灰岩。岩体接触带形成透辉石、柘榴石矽卡岩,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北部接触带矽卡岩中。(3)绿帘石本区分布相当广泛。无论坑道内或本区闪长岩体大致与EW—NW向断层一致,许地表均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