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帕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分析.pdf

老挝帕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分析.pdf

ID:51511641

大小:482.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6

老挝帕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分析.pdf_第1页
老挝帕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分析.pdf_第2页
老挝帕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分析.pdf_第3页
老挝帕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分析.pdf_第4页
老挝帕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挝帕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4期有色矿冶Vo1.32.№42016年O8月NoN—FERROUSMININGANDMETALLURGYAugust2016文章编号:1007~967X(2016)04~O1一O6老挝帕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分析陈志国[1.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30017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00083]摘要:老挝位于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的交接部位,北西部分与我国云南“三江”造山带相连,帕奔金矿位于丰沙里一帕府中生代拗陷带与琅勃拉邦一梨府华力西褶皱带的交接部位,在琅勃拉邦断裂带附近,成矿条件极为有利。帕奔金矿矿床类型确定为中低温热液交代一

2、充填矿床。本文通过对金的来源、热液来源、构造条件、围岩条件等几方面研究了矿床成因,并结合成矿期次的划分及稳定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过程。关键词:地质特征;成矿过程;帕奔金矿;老挝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识码:A物叫。其中,黑色板岩很可能是该地区金矿的矿U刖百源岩口。中二叠统一上二叠统龙潭阶为浅灰色中帕奔金矿区地处于老挝琅勃拉邦省会北东30。厚层状碳酸盐岩。在晚二叠世长兴阶早期,本带爆方向40km的巴乌县回屋乡帕奔村,中心点坐标:发了大规模的基性岩浆喷溢活动,反映了地壳的剧N20。0937”,E102。2409。矿床类型确定为中低温烈扩张达

3、到高峰。该火山岩夹于海相地层之中,被热液交代一充填矿床。2008年,天津华北地质勘查薄层状硅质岩覆盖,很可能形成于洋盆环境。至晚局取得帕奔金矿约230km的探矿权,并先后开展二叠世长兴晚期,本带沉积物以细碎屑岩为主,未见了遥感地质、物探、化探、地质填图、剖面测量、路线火山沉积,可能形成于浅海环境,表明地壳运动已由地质调查等普查找矿及“老挝琅勃拉邦省巴乌县帕扩张转向收缩。下三叠统一中三叠统以陆源碎屑沉奔村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区段研究”专项研究积为主。夹较多的中酸性火山岩,具有浓厚的岛弧等工作_1州]。前人已对帕奔金矿进行了基础地质、色彩。此外,尚见有花岗

4、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呈岩控矿规律、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然而对枝、岩株状产出,也反映出本带处于岛弧环境。中三矿床成因及成矿过程等尚缺乏研究。基于对帕奔金叠世后,本带大部分地区上升为陆地层、花岗岩的特矿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期次的划分及稳定同位素研征分析,本带在晚白垩世致使本带地层均呈北东向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过程,为进一步扩大找矿效展布。果提供理论支持。2矿区地质1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北东向琅勃拉邦断裂贯穿全区,该断裂表研究区处于云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现为韧脆性剪切型。其中,韧性变形表现为前期形成矿带往南延伸部分,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帕奔金矿

5、成的大量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岩石、构造透镜体和石位于丰沙里一帕府(泰国)中生代拗陷带(Ⅱ)与琅勃香肠构造,一系列的糜棱面理、剪切面理和s—c组拉邦一梨府(泰国)华力西褶皱带(111)的交接部位,构等。脆性变形包括大量构造角砾岩、挤压破碎带在琅勃拉邦断裂带(F)附近(见图1),成矿条件极等,以及沿早期面理形成的一系列剪切滑动面和断为有利。琅勃拉邦一梨府(泰国)华力西褶皱带呈北层带。因此该剪切活动包含从韧性向脆性的转化特东向带状展布,褶皱带地层以泥盆系一中三叠统为点,活动时间较长l_l。韧脆性剪切带在灰岩地层中主,有少量印支期花岗岩出露。泥盆系一下二叠统形成了不

6、同方向的次级断裂构造,由此组成了矿区为夹碳酸盐岩的砂泥质沉积,以色深、薄层为特征,的复杂断裂构造体系。主要的脆性断层有:北东向、可能形成于较深水环境,是地壳剧烈扩张的产北北西向、北西向。其中,北北西向断裂是矿区主要*收稿日期:2016—01—04作者简介:陈志国(1982一),男,工程师,工程硕士在读,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和勘查工作。2有色矿冶第32卷的控矿构造。(355。),倾角35。~40。,呈脉状平行分布,基本等距矿区大型褶皱构造较为发育,在区域上多呈连间隔,间隔距离大约300m左右。续褶皱分布,多数背斜遭受后期剥蚀比较强烈,核部通过对矿体平面、剖面特

7、征研究,矿体主要受韧为泥盆系地层出露地表,两翼为石炭系、二叠系各脆性变形阶段北东向和北西向韧脆性断裂构造对早层。矿区小型褶皱构造不明显,只在泥盆系砂岩、千期韧性变形带的叠加改造控制。矿体形态总体比较枚岩等较老的岩层中可以见到一些小型褶曲构造。单一,为断裂裂隙交代充填矿体,脉状矿体与围岩界矿区地层自晚古生代以来除新近系与古近系外面较为清晰,绝大多数地段为突变接触关系,囊状矿出露比较齐全,从泥盆系至第四系均有分布,但因所体局部膨大部分,由于热液交代成矿作用强烈,出现处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该区域内频繁发生的升侵染状矿体,与围岩成渐变接触关系。降运动,致使地层

8、的缺失和超覆现象较为普遍。由3.3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组合于矿区位于琅勃拉邦弧形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